普宁有条桥,桥虽不长,却名叫“百里”。这里有个故
明朝时,有个姓安的人来
普宁当知县。上任时,京城里头当大官的亲戚交代让他代买些
潮州特产,但却只是交代而没有付钱。
安知县千里迢迢来到普宁,才知普宁是个穷得叮哨响的地方,捞不到什么油水。而朝廷这些大官亲戚又得罪不起。这怎么办呢?幸得这安知县颇有一些歪:才,便挖空心思吞食朝廷钱银。他想起城里有座昆头山,城外东面有座马头山,西面有座赤岗山;城内有青屿、冬瓜屿、苦竹屿这些村落,于是他就写了一个奏本,报说普宁城有三山五屿、一条大河横在东面,百姓商旅出入,甚是不便,拟建百里桥,需纹银万两。安知县一手好文章,奏表中,忧国爱民之心可鉴。皇帝看了,御笔一批,同意拨款建桥。
安知县接到钱后,银子大部分饱了私囊,只用了其中一点钱,叫石匠动工在东门外小沙溪上架起一座石桥,并在石板上刻了一百坎。还在东面桥头竖起一块大石碑,刻上“百里桥”三个大字。这就是此桥号称“百里”的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