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学生们快乐的休闲时光,不少孩子喜欢到户外游泳消暑。但是近期我市频频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再次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游泳一定要到有安全措施的正规场所。近日,记者来到梅溪桥闸附近发现,前来这里游泳、钓鱼的人络绎不绝,但经常是险象环生。
遮挡警示牌 违禁游泳钓鱼
昨天下午三点半左右,记者在梅溪桥闸发现,有一些游泳者陆陆续续从水里爬上岸,而令记者吃惊的是,多数的游泳者是小孩。有一个刚刚上岸的小男孩告诉记者,他的父母在附近工厂打工,父母同意他来这里游泳,今年12岁,是这里的“常客”了。
下午五点过后,前来这里游泳的人更是不计其数。游泳者许多是亲子团、朋友团……他们开着小汽车、摩托车、骑着单车从四面八方赶来梅溪桥闸游泳。这里不用门票、难以监管,俨然像一座天然的游泳场。
此外,记者还发现,梅溪岸边“挂着”20多支长长的鱼竿,而它们的主人就在旁边默默地守候着。他们对写着“禁止在此游泳、捕鱼等一些危害安全的活动,违者后果自负”等字样的警示牌视若无睹。
贪图一时快乐 漠视珍贵生命
“嗖”的一声,篮球被远远地抛到河里去,一名小男孩脱掉鞋子后跳进水里,幼小的身躯在水里激起朵朵浪花,小男孩一副快乐的样子。记者发现,游泳的小孩只有个别带上了安全设备,但大多都只是一个游泳圈或是一块简单的泡沫板,安全意识十分缺乏。一群正读初二的男生没有携带泳具,所以几个人在水里围成一圈聊天,记者上前问到:“为什么要在这里游泳?”他们回答说:“大家都过来这边,所以我们也一起来游泳。”
记者了解到,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传染性疾病等人群是不能参加游泳的。市某游泳中心教练再次提醒大家,游泳需做足安全措施,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户外游泳必须杜绝。“每天都发出警告,但是每天来这里游泳的人还是很多”,梅溪桥闸管理处负责人无奈地说,尽管他们一天到晚拿着大喇叭对着水库钓鱼、游泳的人发出警告,但是游泳者对他们的警告却是置之不理。本报记者 李伟烽 实习生 陈逸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