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静莹)大华街道福长社区低保户许如玉,妻子患有精神病,两个儿子在读书,大儿子考上大学却无钱交学费,无奈之下许如玉来到街道党代表工作室求助,在党代表的积极联系下得到了辖区企业的热心资助,圆了孩子的大学梦。这是金平区17个街道党代表工作室“知党情、听民意、促和谐”的缩影,也是党代表履职尽责“加油站”、密切党群“连心桥”、服务党群“暖心巢”的真实写照。
为加强党代表与挂钩街道社区的联系,金平区将全区345名各级党代表按属地、挂钩、对口等原则分别安排驻全区17个街道党代表工作室,同时将党代表工作室从街道社区向工业园区延伸,筹建“区直工委经济系统党代表工作室”,安排区工商联、国税、地税、工商、发改、统计、外经贸、工业园区办公室等14个单位的各级党代表驻“经济系统工作室”开展活动,探索发挥党代表服务企业、服务转型升级、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党代表工作室除了采取接待日接访方式外,还采取约谈方式,以拓宽交流渠道。党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就相关问题在工作室约访党员群众,收集民情民意,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石炮台街道,平东二、三街一直没有路灯,群众晚上出行心惊胆战,辖区居民反映到街道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了解实情后,将情况进行反映。在街道、居委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平东二、三街很快安装了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