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央视一套播毕并引起热议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勾起了千千万万中国人对本土美食的美好记忆。在本地,不少网民一口气将此片看完的“吃货”们食欲大动,而在网络上,也掀起了各种版本的“舌尖热”。
“舌尖”掀起网购潮
“夜里,一边在线看《舌尖上的中国》,一边在淘宝网上搜索各种食物。”“夜猫”小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享受《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视觉、味觉、听觉上的“冲击”,同时网购各种食材,边看边吃。 “你们看了‘舌尖’纪录片没?”小陈留意到,自己身边从不看电视节目的“网迷”朋友也都扑在电脑前一集集地“熬”《舌尖》,以至误会此片是网络推出的精品。
自该纪录片播出以来,片中介绍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受到热捧。Hold不住的“吃货”们开始在网络上搜罗各种美食。在淘宝网上,搜索“舌尖上的中国”,共有14456件宝贝,网店早已与时俱进换上“舌尖”招牌招揽客户。
在网店中,火起来的不只是食材、食品,各种相关的烹饪器具也开始热销。据相关数据显示,烹饪套装在热播时期的5天内,搜索次数环比涨143.75%,各种锅、壶一类也增长21.78%,其中用于传统烹饪的蒸锅、砂锅、石锅等成交量涨幅最大,分别为70.86%和33.4%.而云南特产汽锅鸡中所用到的汽锅,成交量也增近20%.
心动不如行动
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后,不少平时不爱做菜的人,心中都涌起一股制作美食的冲动。“我一边看着手提电脑,一边就按照里面的程序制作食物。”林小姐从市场上买来了竹笋,按照纪录片里竹笋的制作方法烹调出馋人的晚餐。
《舌尖上的中国》火爆, 本地网民在新浪微博上的讨论也十分热烈。虽然此次揭阳并未列入片中的行列,但片中介绍潮州美食的第一位就是“糖葱”,“看了‘舌尖’后第一时间就去买‘糖葱’。”有网友更迫不及待地在市区进贤门附近路边品尝。“新鲜爽口,果然不错!揭阳的餐厅汇集各类地方美食,出品都很地道,赞一下!”
名为“揭阳美食”的微博,声称“为喜欢潮汕美食的朋友们努力着”。仔细查看,其中介绍“@汁”“肠粉”“糕@”“干面”“炮台刨冰”“埔田酥肉”……种种图文并茂的本地美食最容易勾起网民们“舌尖上的记忆”,更有不少食客闻声而动,按照微博主提供地点去搜寻揭阳本地的美食。
“纯天然的家猫厨房!家猫的小猫周日在家,所以周一至六营业哦~由于只有家猫一个人做,为了避免您等待过久,请您提前拨打电话或者在微博预定。”本地一家美食小店在微博上“开锣”。“看完‘舌尖’之后,我就在网上到处找本地的美食店,终于发现一家有新鲜感的了。”“微博控”王先生在看到“家猫厨房”上的精美食品图片时,迫不及待地赶去准备大吃一餐,孰知该店当时仍处于“试业期”,需要预订,虽吃不到自己心仪的食品,但店主即时烹饪出来的美食仍让王先生大喊“过瘾”。
有网友称:“在如今城市越来越相似的情况下 ,也许只有食物才是区分地域最好的方法。总体上说来,这是一部很真挚的纪录片。食物是亲情的纽带,从对事物的追寻之中,我们开始寻找最初的起点。也许这个才是在飞速发展的外表之下那个真正博大的中国。很喜欢这部纪录片对于人性的体现,也许,这才是我们的家。”
精彩微言
SelenaU:我竟然看《舌尖上的中国》看到想哭。一部分原因当然是因为只能看,不能吃,郁闷的;而另一部分原因是在前几集里高频率出现全家团圆年夜饭的场景。下个春节就是我第十年错过年夜饭了,在外飘的日子真是厌烦了。ps, 现在在播无锡酱排骨,无敌想吃。
扣扣贺:早晨临出门前看了一会儿《舌尖上的中国》,看得我哈喇子直流……忍痛来到单位,来晚了没早饭,吃了袋饼干,直想吐,一上午都在想念着大排骨……
杰西小双:《舌尖上的中国》让我觉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有很多,但有的时候,食物貌似失去了它单纯的本性。好想吃遍各地美食啊!解说的这个男的声音有催你想吃的效果啊!
小鱼鱼儿的麻麻——:最近看了几期《舌尖上的中国》,一边看一边咽口水,然后那个焦虑呀~~就想立马回家露一手~~~可是我先露哪一手呢?想了半天,然后火速给餐厅打电话定个糖酥里脊再说~~~
金玉满堂(番薯芋头)
蚝烙
鼠壳@
普宁豆腐
酥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