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汕头内海湾,沿着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湾两岸”的路线图,将一步步展现新的迷人画卷。

璀璨的汕头夜景。

集约化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图为上市公司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场面。

城市道路不断拓宽延伸,交通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完善。图为汕头东区新貌。

汕头大力推进以港兴市,海运业务稳步发展,汕头港正朝着建设成为“亿吨深水大港”的目标大步迈进。
五月的汕头,天高海阔,满城葱郁。刚刚闭幕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传来振奋人心的精神,让这个充满活力的特区城市更显勃勃生机。近日,汕头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和全市干部大会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汕头市委书记李锋的讲话铿锵有力:要好字当头、能快则快。要以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胆略,破解发展难题,承担好加快实现振兴崛起的历史重任。市长郑人豪表示,要努力建设阳光、法治、服务政府,切切实实推动产业转型发展、集聚发展。
承载着特区建立30年的梦想与荣光,汕头的发展令人瞩目。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汕头市委、市政府正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汕头这个核心,以特区扩围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带领全市人民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区域中心地位凸显 城市发展有新格局
去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汕头的发展再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汕头积极谋求在国家层面的发展定位,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汕头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显现。
借助特区“扩围”的良机,汕头高起点谋划城市发展格局,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多规融合”,把规划一步到位覆盖到全市城乡,实现城市空间和功能的战略性优化,形成“一核多组团”的大特区城市发展格局,着力把汕头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国际化山水人文都市。
目前的汕头,城乡建设热火朝天。与中交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东部新城,目前已形成陆域面积约8平方公里,计划围海造地20平方公里,将打造国际有名、国内一流的海滨新城;与中信集团合作开发建设的168平方公里的濠江新城,计划投入500亿,力争建成全国、全省新城建设的典范;珠港新城的规划建设,将盘活中心城区黄金地段现有4000多亩土地,投资800多亿元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200多亿元建设的西部生态新城,将带动现代先进产业集聚发展,并与潮汕机场、厦深高铁潮汕站相连接,发挥空港经济区的功能效应。
高效行政阳光政府
体制改革有新突破
改革是发展的最大动力。新一届汕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提升体制机制“软实力”上狠下功夫,建立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为高效的体制机制。在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相关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汕头市濠江区行政体制综合改革,下放471项管理权限,实行大部制,政府部门由22个整合为14个,开创了国内政府间职责关系法定化先河;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了《汕头市行政程序规定》,同时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规范办事程序,压缩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能;出台《汕头经济特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对公益、慈善、服务类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进行了改革创新。与此同时,加快地方金融改革步伐,汕头商行成功重组更名为广东华兴银行正式挂牌,第一家村镇银行——广东澄海潮商村镇银行也已开业,金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结合土地制度改革,汕头全力整合现有资源,搭建投融资平台,把充裕的民间资本、侨资侨力引进来。
汕头在事关全市科学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改革创新,已经并将深远地为这座特区城市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大计划三种资源
转型升级有新举措
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现途径。汕头确立了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的道路,以此促进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转型。同时突出“快”字优先,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在汕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四大计划”引人注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现代服务业提速计划、传统优势产业提升计划和海洋综合开发计划。汕头将通过此举实现存量提升与增量扩张并举,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四大产业计划,汕头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本地民资和海内外潮商“三种资源”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海洋综合开发和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汕头还出台了《加强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系列措施,加快珠港新城总部园区建设,打造东南地区重要的总部经济集聚地。
目前,汕头引进中核、中远、中航、中国五矿、华润等一批大型央企开展战略合作,“中国锆城”东里片区、汕头卫星应用产业园区、粤东物流新城、汕头“数据特区”等项目正在加紧启动建设,百脑汇资讯广场、苏宁电器广场、红星美凯龙、星湖城、龙湖乐园、华润万家等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正在加快推进。
全力构建立体网络
交通建设有新进展
完善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汕头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汕头树立大交通理念,积极谋划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力推进港口、铁路、高速路网建设。通过主动与周边城市对接,致力打造互联成网、方便快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
在港口方面,加快推进中远集团等大型码头运营商、航运龙头企业全面参与汕头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港口资源,发展物流业务及船舶运输服务业务;启动广澳港区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和项目核准,努力打造亿吨深水大港。
在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方面,围绕对接潮汕机场和厦深高铁等重大交通枢纽,在重点推进汕头至揭阳、汕头至揭西、揭阳至惠来、潮州至惠州4条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上,加快编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在铁路方面,重点推进厦深铁路、疏港铁路建设和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着力形成连通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的大通道;规划建设阜鹰汕铁路,着力形成又一条中国南北大通道,使汕头成为内陆地区又一重要出海口。
幸福汕头触手可及
民生福祉有新成效
汕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 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入手,更加关注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
从去年2月开始,汕头委托深圳·中国幸福研究院开展“幸福汕头”课题研究,形成了“汕头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幸福汕头’客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和“汕头市民生‘十二五’规划建议”三个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完善实施《汕头市民生“十二五”规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方向,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解决民生问题。
汕头还制定出台了《加快社会建设的决定》,同时,每年确立向社会公开承诺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仅去年,全市共投入23亿元用于办好扶贫开发、就业培训、城市公交、社会救助等10项民生实事,今年继续扎实做好千村环境卫生整治、城市保障房改善等10项民生实事,切实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老百姓,使城乡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时不我待 真抓实干
汕头掀起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热潮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了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这也为促进汕头的振兴崛起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聚集发展、率先崛起,加快汕头东部新城等重大平台建设,促进汕潮揭同城化等,为汕头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引发了广大汕头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如何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的精神,汕头市委书记李锋说,关键在“干”:一是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优势,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二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赶超进位;三是以人民幸福为依归,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四是进一步从严管党治党,为振兴崛起提供坚强保障。
时不我待,汕头已经吹响了转型发展、振兴崛起的号角,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关键在‘干’。要弘扬特区精神,推动改革开放,按照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引领全市人民开拓奋进,率先解决好既要赶超进位,又要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好字当头,能快则快,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而是要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以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胆略,努力闯出一条建设幸福汕头新路。”
——中共汕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锋
“要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要求和工作部署,结合汕头的实际,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努力建设阳光、法治、服务政府,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切切实实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发展、集聚发展。”
——中共汕头市委副书记、市长 郑人豪
深汕携手发展潮商桑梓情深
深圳与汕头同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两座兄弟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肩负着历史赋予的共同使命,先行先试,携手发展。长期以来,深圳和汕头在人缘、地缘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
随着汕头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乡贤回乡投资创业。汕头市委、市政府极其重视海内外潮商的作用,并将其作为加快汕头发展重要的“三种资源”之一。为凝聚潮商力量,汕头正在大力筹备和推进潮商发展基金以及潮商总部大厦的建设。深圳作为全球潮人力量汇聚的重要地区之一,有300多万潮汕人、100万潮商,这批在深圳生活创业的潮汕乡亲,成为维系两地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之一。
2011年12月,汕头市委书记李锋在出席深圳第五次潮商大会时称赞说,深圳潮商饮水思源,事业有成不忘报效桑梓,并表示,潮汕本土将不断创新引资模式,以更加诚挚的真情感召潮商反哺家乡,以更加优质的服务吸引潮商回乡投资兴业,努力促进潮汕人经济与潮汕经济的融合发展。
桑梓情深、反哺奉献是潮汕人的优秀传统。今年3月,深圳市潮汕商会名誉会长黄振达、会长吴开松等到家乡参观考察,在与汕头市委书记李锋座谈时表示:汕头加快发展,需要引进更多的战略合作者,作为在外潮商,迫切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事情,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与汕头人民一起把汕头建设得更加美好。
当前的汕头,奋进赶超、加快发展群情踊跃。深汕两地有着独特的人缘、亲缘和商缘。可以预见,随着厦深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建设的推进,汕头融入深圳两小时经济圈的步伐将加快、加深,深汕经济往来以及区域间的全面合作必将更加紧密、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