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揭阳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新一届市委提出了“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发展核心,启动“空港经济和海港经济”两大发展引擎,要求大南山侨区要充分利用海港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好侨牌,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更好地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大南山侨区地理位置独特,受到海港经济区的辐射较强,地缘优势明显。去年年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绿平在进行充分的实地调研后,根据大南山侨区所拥有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旅游优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打造粤东华侨城”这一科学发展思路,既符合全市发展战略规划,又符合大南山侨区的科学发展。随着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的开工兴建,大南山侨区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大南山侨区广大干群在以袁广通书记为班长的党政班子带领下,团结一致,抢抓机遇,紧紧围绕“打造粤东华侨城,建设幸福新侨区”的核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
5月20日,大南山侨区区委、区管委组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家研讨会,邀请专家组为侨区旅游发展战略提出真知灼见,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论证,一致认为大南山侨区能够以风情文化为基底,发挥原生态优势,打造集“异域风情、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生态养生、体育运动、农业观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大南山侨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的天然大氧吧,旅游发展潜力巨大。该区发展旅游产业具有以下几个资源优势:——归侨文化资源优势。来自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文莱、新加坡等8个国家的归侨在这里经过几十年的交流融合,汇聚成侨区特有的归侨风俗文化。
——绿色生态资源优势。侨区地处丘陵地带,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9.7%,绿化率达72.1%,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四季宜人,具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自然条件。这里气候独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由茶叶三厂出产的“汲越”牌大南山源茶和红乌龙曾在广东省第九届名优茶质量竞赛中获得银奖;这里出产的荔枝、龙眼、冬瓜、玉米等绿色食品远近驰名。
——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大南山侨区有“天下第一孔”之称的孔子文化广场、沙门古寺、东山寺、三清山、圆山岭水库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贯穿全境的龙江河更是揭阳市三大河系中唯一未受污染的河流,水源充沛水质好。
——旅游景点资源优势。汇集八国归侨文化特色的大南山八国风情旅游度假区经过三年的打造已形成“游、行、食、住、娱”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一年一度的荔枝龙眼文化节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自2009年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深受广大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2008~2011年被省旅游局列为扶贫单位,2011年度假区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交通地理资源优势。大南山侨区地处珠三角与潮汕平原的连接点,距深圳市区250公里,距汕头市区和揭阳市区90公里;省道S337线葵和公路贯彻全境,国道G324、深汕高速、普惠高速和建设中的厦深铁路都从这里经过;距神泉港、甲子港直线距离只有约25公里;距离揭阳潮汕机场100公里;距离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10公里,这里将是石化项目生活娱乐、旅游休闲的理想后花园。
目前,大南山侨区正认真按照陈绿平书记在该区调研工作时提出的“打好‘侨’字牌,走好生态路,实现大发展,努力打造粤东华侨城”发展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认真学习,借鉴深圳华侨城的成功模式,努力“打造粤东华侨城,建设幸福新侨区”。
一是坚持体制创新,寻求发展新突破。借鉴深圳华侨城、肇庆大旺华侨农场成功改制的发展模式,确保按时顺利转制。要以“三融入”为目标,牢牢树立“用好一次机遇就能赢得一次跨越,错失一次机遇可能落后一个时代”的理念,以创新机制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大南海重化产业的辐射效应,发挥大南山及周边国有农场90多平方公里土地资源,总人口不足4万人,建设成本低的优势,整合资源,做强优势,让海港经济区的发展空间更大、功能配套更齐全、可持续更长久,尽早实现粤东发展极。
二是以打造粤东华侨城为主题,调整完善规划修编。专门聘请专家以打造粤东华侨城为主题,参照深圳华侨城的成功经验,对全区进行科学规划。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为侨区发展指明的方向,该区已及时对规划进行修编,高起点、高标准、有前瞻性地对粤东华侨城进行规划设计,编制总体规划,指导粤东华侨城的建设。通过对外招商,选择有实力的集团,进行集体打包建设,以打造粤东华侨城,建设幸福新侨区作为规划的主题,把绿水青山华侨城、平安幸福新侨区作为发展的目标,引进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参与建设,打造更具现代化特色、现代气息的“粤东华侨城”的旅游休闲胜地。
三是依托海港经济,加快科学发展。海港经济作为揭阳市两大发展引擎之一,大南山侨区地处大南海重化工业基地边缘,随着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的启动,大南山侨区要在发展海港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创造条件主动融入海港经济,重点发展三大产业:一是生态观光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打造以优质茶叶、蔬菜、水果、经济林为主的四大特色农业基地;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台农种养加工公司和南华生态科技园,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新体系。二是现代旅游业。围绕市委提出的“文化兴市”战略,在提高现有八国风情旅游度假区的品位、档次的基础上,积极招引有战略眼光、有实力的投资者,在大南山侨区建设以潮汕文化为主题的潮汕文化大观园,打造集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旅游项目。三是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大南山侨区绿水青山、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发展教育、休闲健康、物流、金融、酒店等和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大南海石化工业园生活娱乐、旅游休闲的理想后花园。
在5月20日当天举行的粤东华侨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专家组对大南山侨区发展旅游战略作了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为该区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大南山侨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研讨会后,该区将认真总结梳理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的宝贵意见建议,及时修缮发展思路。大南山侨区将以本次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为契机,全面启动粤东华侨城的建设,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华侨城,努力推进大南山侨区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

5月20日下午,专家组在粤东华侨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发表真知灼见,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

大南山侨区龙智社区鸟瞰图效果图

南山湾规划图

龙华大桥效果图

珍藏阁效果图

华侨管理区服务中心效果图

南山帝苑鸟瞰规划图

南山帝苑沿街规划图

南山华侨中学规划鸟瞰图

嘉得富合成科技有限公司规划鸟瞰图
参加大南山侨区旅游发展论坛专家名单
张文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建设部专家库专家
邵隽: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兼北大旅研特聘研究员
李蓉:泡泡海旅游网(创始人),旅游营销专家,杂志主编,总经理
周晓芳:华南师大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
庄伟光:广东省社科院旅游研究所所长、教授
陈非: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库专家
沈陆澄: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杨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李柱: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