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代表的神圣使命,带着群众的疾苦呼声,带着基层工作的真切感受,几天来,参加省党代会的汕头市基层代表打开“心窗”,抒己见、说真话、话民生。他们中,既有连任两届省党代会的“老代表”,也有70后的新代表;既有来自科技、教育、文化、环卫等生产一线的先进代表,也有来自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员代表。他们的话题,源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源于基层工作苦乐的体验,源于群众生活冷暖的感触,字字句句,牵动百姓疾苦,关乎民生幸福,真切而又朴素,让人感受到代表履职的热情与执着。
20多年如一日工作在基层一线的潮阳区海门镇城关社区党支部书记董加兰是连续两届的省党代表。尽管年过花甲,尽管普通话“很普通”,尽管发言时间很宝贵,但董加兰还是抢到麦克风,把积蓄很久的心里话一吐为快。从练江整治到渔民住房难、从基层组织建设到青少年心理健康,董加兰一口气罗列了几多最关乎民生福祉的问题。
“练江污染已严重影响到练江两岸几百万群众的生活生产,我们强烈请求省委、省政府把练江整治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下大决心,用钱买平安。”“我们社区是个渔业村,耕地资源稀缺,居民主要靠捕鱼为生,生活困难,住房难一直无法解决,全村1465户,人均住房不足8平方米的有511户,无房户222户,还有不少残疾人、精神病人,这是个社会问题,我们是共产党员,该为他们着想啊。请省委、省政府给予重视。”董加兰把记在脑子里的牵挂事一溜说出来,引起了参加审议的省领导黄先耀同志的关注。他说:“当前,我省一些地方还有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建设幸福广东,就是要突出改善民生,把幸福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希望汕头借机发力,进一步提升全民福祉。”
党代表、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章钦炳也是个“老基层”。长期扎根农村不仅使他对田间地头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而且对村民的疾苦有更深了解。“现在农村集体经济积累太少了,无钱办事!”章钦炳感慨地说,希望政府增加财政投入,保障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建立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激发农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还要加大扶贫力度,引导农村立足自身优势,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以项目带动农村基层加快发展。”老章说。
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了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点引发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党代表、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经理郭境峰说:“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我们的想法是,通过技术革新,打破国外行业巨头的技术垄断,把医疗器械用品的价格降低到合理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医院的采购成本,从而减轻患者的看病负担。”党代表、汕头大学医学院伤害预防研究中心主任李丽萍说,建设幸福广东,其实就是要让居民有归属感、安全感,如何让百姓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与控制显得很迫切。“建议汕头创建国际安全社区,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健康服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讨论的场面依然热烈。代表们意犹未尽,有的还把建议、想法写成书面。代表们说,幸福广东,是千百万人的事业,需要千百万人用力创造,用心感受。希望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解决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让幸福的花儿越开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