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潮州――省党代会潮州团代表讨论侧记

连日来,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潮州代表团审议省委和省纪委工作报告时展开热烈讨论,代表们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潮州踊跃发言,“加快经济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夯实基层基础”“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创建教育强市”等成为代表发言中的热词。

经济总量和质量“双提升”

潮州民营企业众多,特色产业鲜明,实体经济基础良好,潮州该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在未来发展中抢占高地呢?

“只有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不落伍。”许光代表认为,潮州要加快发展,就要把做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作为潮州发展的主要任务,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切实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要坚定不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陶瓷、不锈钢、印刷包装等优势传统产业转方式、增效益;要抓住国家和省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的契机,充分发挥潮州市实业基础扎实的优势,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制定和实施“产业倍增计划”,促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省委报告提出要促进“东西两翼振兴发展”。对此,李庆雄代表认为,潮州要达到“振兴”的目的,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以赴加快发展,促进投资、出口、消费协调发展,不断做大潮州市经济总量。一是坚持大项目带动,积极推进一批关系长远、带动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坚持内外市场拓展,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支持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三是坚持产业市场建设,积极加强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规划建设,解决“有产业无市场”的问题。

林群、曾令云、张时义等代表认为,潮州市各县区要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夯实跨越发展的根基;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契机,做大经济总量;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抓手,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来自市生产企业一线的黄映辉代表,十分关注目前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出现的升级难、融资难、成本上升等问题。他建议省委、省政府从人才、资金、技术上扶持潮州陶瓷、食品服装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

梁万里和钟挥锷两位代表十分关注干部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他们认为,省纪委报告对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常符合广东的省情。当前,纪检工作要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岗位的关键节点,注重从治标向治本转变,惩防并举以防为主,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机制体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使干部在纪律和法律的“高压线”下,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想腐败。

“干部的素质和公信力,关系到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政府的威信。尤其是在村一级,干部好,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蔡泽辉代表认为,新形势下要更加重视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培训,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步解决村干部的待遇问题,提高工作积极性。

省委报告提出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必须选贤任能、固本强基。卢淳杰代表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认真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以重视基层导向、加强基层历练为主要内容的“双基”建设,把长期驻村进企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方式;要重心下移,把村级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建设的重点,切实把基础夯实、抓牢、抓好。

陈友标代表认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要履行好职责,努力当好基层组织的“举旗人”、村班子的“主心骨”、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带动广大村民积极创造幸福生活。

突出文化引领 创建教育强市

省委报告提出“没有文化支撑和精神富足,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广东”,来自宣传思想战线的陈丽文代表对此深有感触,认为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的文化自觉和文化理念,提振了宣传文化工作者的精气神,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必将推动广东文化进入新时代。结合潮州实际情况,陈丽文认为潮州宣传文化战线要做好几件事:一是唱响主旋律,充分发挥宣传文化舆论优势,带头组织学习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努力当好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二是打牢定神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通过举办幸福论坛等活动,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更加积极地融入到地方发展建设中来;三是做强文化事业,加强对外宣传提升潮文化影响力,因势利导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文化惠民影响力,壮大文化旅游业,提高文化经济影响力。

“潮州市要抓住机遇,努力推进教育强市创建工作”,卢春梅是一名来自教育战线的党代表,她认为,要积极争取省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支持,助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要改革创新办学机制,整合优化资源,建立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元化办学体制,形成良性竞争,切实提高现有教育资源效益;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教育“先行校”,选拔一批教育专家、名校长到先行校办学,办出特色和质量;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加强教师团队的道德修养,以德为本、以德立校。

此外,黄雪云、陈丰利、刘铠滢、黄丽玲等代表认为,应多关注关心生产一线工作人员,切实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进一步凝聚建设幸福广东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潮州日报   责任编辑:chaozhoure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贺中秋全新潮汕小品:分家(第一集)

潮汕爆笑喜剧:好梦难圆-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