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浓厚氛围,潮州日报从今天起陆续刊发潮州市今年受表彰的全国、全省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事迹,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潮州”提供精神动力。敬请垂注。
“幸福需要付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为患者减轻痛苦,让病人恢复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潮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护士长吴灿霞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吴灿霞自从踏上护士这个工作岗位,便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条,从点滴做起,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中,每天默默地辛勤工作。她先后轮转过胸外科、儿科、肿瘤科,自2004年至今在神经外科重症病区工作,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昏迷、气管切开、身上接着各种管道的危重病人,护理工作辛苦而繁重,但她从不言苦,总以“微笑”服务病人。有一个住了三个多月院的“三无”病人,他全身药物过敏,浮肿,生疮,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连护工都怕了,但她不厌不弃,细心地做好各项护理。还有一次,已经到了中午12点下班时间,刚好创伤骨科有位阿婆输液输不进,请她留置PICC(PICC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肘窝静脉沿血管送入上腔静脉的一种方法),本来也可以先打普通针头,等到下午留置PICC,但是她怕等待会给病人增加痛苦,二话不说就去操作这项技术,等到穿刺完毕、做相关的健康宣教后已经下午1点了,病人及家属都非常感激。
在同事的眼中,吴灿霞不仅爱岗敬业,还是个技术精湛、乐于助人的好大姐。她自2001年到中山医附属肿瘤医院ICU进修学习回来后,在潮州市医疗系统率先开展PICC在临床的应用,有效解决长期输液病人进行静脉输液穿刺难、痛苦大的问题,为危重病人、肿瘤病人等长期接受静脉输液的病人带来了福音。 (下转A2版)
(紧接A1版)去年3月份,她为饶平6例“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产妇留置PICC管,使她们能顺利地长期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减轻反复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了因静脉输液困难而中断治疗的事情发生。为了让这一先进技术造福更多患者,她还利用休息时间多次为卫生院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经常为周边县级医院解决静脉输液困难问题。
十几年来,吴灿霞恪守医德,勤奋好学,其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009年,她被授予“潮州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当选为中共潮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今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