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澎岛士兵进行模拟作战演练
阳春季节,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海岸防御战斗演练正在南澎岛紧张进行。守岛部队兵分数路在炮兵密集火力的支援下,如猛虎下山般越战越勇,先后将来自空中、海上的数股立足未稳“敌人”歼灭于岸滩。“红军”阵地宣传组也一路跟进,不间断开展心理战和舆论战,瓦解“敌军”……组织这次演练的,就是守卫在南澎孤岛上的某海防连。
创造条件挑战极限锤炼打赢本领
南澎岛面积狭小,礁石林立,开展训练的难度很大。在重重困难面前,南澎连官兵始终没有降低训练标准,积极创造条件锻造南海前哨“铁拳头”。
岛上训练场地匮乏,他们就因地制宜开山劈石,修建“袖珍型”战术训练场,在礁石中筑起“智能式”投弹场,在两个小山顶间巧设“点对点”射击场,在坑道、礁林和阵地间开辟5公里长的“蛇形跑道”。岛上风沙较大,他们在六七级的大风中苦练据枪、瞄准、击发,在大雾天苦练目测距离。小岛夜训难,他们把52个夜训难题及组训对策整编成《夜训知识学习手册》,印发到每名官兵手中,并利用海上的渔火练习夜间瞄准本领。
去年初,团机关业务部门上岛考核连队的军事训练情况,考共同科目,全连优秀;考干部骨干组织指挥能力,还是全优。亲自担任主考官的林平源团长心生一计:隔行如隔山,连队中既有步兵也有炮兵,专业门类多,找两名班长互换专业来接受考核。但结果依然是全部优秀。
考核结束后,机关参谋跑来追问训练高招,连长许中钦谈起了一件令人尴尬的往事。有一年,上级机关对南澎连的军事训练进行考核,当考核完战炮班基本操作科目后,作训股长对站在旁边的连队干部说:“你们也来试试看。”自部队实行官兵分训以来,大家还真的没有摸过那些玩意,但军令如山倒,只好硬着头皮去操作,结果漏洞百出。
这件事给全连上下敲响了警钟。于是,一场全员“换岗轮训”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在团机关的指导下,他们创新了组训机制和质量考评监督机制,制定了五类人员十种岗位练兵方案,率先在全团打破连队班排之间、专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不同专业官兵合理流动和训练资源的科学分配。从此,步兵专业的连长学起了炮兵和通信指挥,指导员学起了步兵、炮兵战术,班长骨干学起了连排指挥,大家互相学习、认真切磋。半年后连队自行验收,结果全连人人掌握连属各种轻重武器的操作使用,班长100%掌握各专业的班、排战术指挥,连队干部100%精通各个岗位的战斗指挥。
去年4月,团里组织开展军事科目大比武,南澎连干部个个带头报名参赛,战士们倍受鼓舞,斗志昂扬,最后夺得了3个单项第一、两个单项第二、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
南澎连官兵,个个都是敢于挑战极限、砥砺过硬战斗精神的英雄好汉。盛夏正午,烈日当空,海岛沙滩表面温度超过60℃,连队主官带领官兵光着膀子,身穿短裤,赤脚而立,一站就是一个中午;台风季节,岛上飞沙走石,暴雨如注,连队官兵手拉着手,绕礁林、爬山坡、破障碍,演练从不间断……
致力打造勇立潮头的信息化尖兵
一次“败走麦城”经历,引发了南澎连一场深刻的变革。
那是三年前的夏秋之交,省军区组织某型火炮进行海上动荡目标射击考核。考核那天,海上风高浪急,目标靶在海浪间忽隐忽现,连队虽然尽遣精兵强将上阵,也只有两组勉强打了个及格,其余都尝了“鸭蛋”。南澎连军政主官为此好几天愁眉不展。党支部抽调训练骨干组成攻关小组,在团机关的帮助下,先后查阅研究了200多份中外炮兵资料,连续一个多月天天到海边观察海面波浪变化及海上渔船的起伏规律,找来木棍、树枝和破凉席动手扎起了海上浮靶,让炮班进行直瞄训练。他们还借助卫星侦察定位手段,就测量目标运动速度、计算射击提前量等编写了七套计算程序,请专家教授帮助修改论证,总结出一套适合恶劣海况条件下对运动目标射击的规律。连队又采取新老分训、以老带新、远近瞄准和“雾天观海”等办法组训,官兵快速捕捉目标的能力迅速提高。其后,该连每次参加省军区组织的实弹考核全部实现首发命中,成绩令人瞩目。
这件事给予南澎连党支部一班人以很大启示。大家感到,要在新军事变革中抢占制高点,关键是要不断增强官兵的科技素质,全方位锤炼官兵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此,他们坚持每周举办一次高科技知识讲座,每月组织支部成员进行一场以高科技知识、现代岛屿攻防战斗实例为主要内容的“军事理论周”学习,每季度举办一次科技练兵教学法比武和战训法集训。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活动,探索出海上动荡目标射击昼夜穿插、炮班成员强弱组合、战术课目分组对抗和应急训练逆向展开等方法路子,使新兵下连后的应急能力形成时间由原来的30天缩短为20天,火炮实弹射击考核优秀率由85%提高到90%以上。
浓厚的学习和创新氛围,为南澎连官兵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广西籍战士韦念月入伍以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运动生理学》、《军事心理学》、《步兵战斗教程》等十多部专业书籍,撰写了两万多字的训练心得和60多份工作方案,先后革新“夜间火炮射击简易闪光器”等10项训练器材,其总结的小岛体能综合训练法在省军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