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筑水泥路面15.3公里,建设村候车亭11个,安装路灯579盏,群众出行更趋方便;完成镇文化广场一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建设加紧启动,村民文娱活动有了好去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验收,自来水厂完成运营发包,百姓饮水安全问题逐步解决……
去年以来,位于惠来县东南沿海的前詹镇紧靠市、县工作部署,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统筹谋划,全力推进一批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工程建设,民生投入亮点纷呈,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百姓生活生产条件,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作为中海油LNG、中电投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落户地,该镇始终把优化当地投资环境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在夯实硬件环境过程中,做到涉及民生领域的基础建设优先,于年初便落实各村认真制订计划,按每个村至少要为群众办好一件实事的要求,梳理出年度重点建设项目。
为确保既定的重点项目实施,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该镇积极加强与在外企业家和乡贤的联系沟通,向他们介绍近年来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征求他们对全镇规划建设的意见、建议,动员并取得了在外企业家和乡贤的热心参与及鼎力支持,加速了项目的上马建设。与此同时,该镇专门成立督查小组,定期督促项目进展情况,并将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列入年终考核内容,使项目建设有效推进。
据统计,去年以来,全镇共投入交通、美化亮化工程、教育、医疗卫生、雨污分流、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5000多万元。新农村建设也动作频频。该镇仙美村在乡贤施伟民捐资500多万元支持下,拓宽了长700多米的村前道路,铺设村内水泥村道300米,并配套路灯50盏,铺设水泥巷道7条2500米;建设村雨污分流工程和村老年人活动中心。仙美村的经验做法,示范带动了全镇其他村的新农村建设,铭东村通过发动乡贤捐资推进全村巷道硬底化和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建设了村前8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同时配套路灯、乒乓球台、篮球架等文体设施。沟疏村经积极争取珠海对口帮扶单位大力扶持,建设了长2公里的水泥环村大道、砌石排涝沟护坡560米、村出海口排洪闸2孔,同时,全面完成村雨污分流工程以及村学校围墙和食堂建设,并安装路灯120盏,使村面貌焕然一新。
借助省、市帮扶契机,该镇结合面上各村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贫困户致贫原因等实际情况,在提高“造血”功能上下功夫,采取产业和项目帮扶、技术和智力帮扶、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扶危济困等方式进行分类帮扶,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力改善民生。去年以来,全镇输出劳力1840人,开展技能培训620人,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64户13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