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仙田二村的花农正在花田间采摘菊花。
“今年应节的菊花特别好卖。”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随着文明扫墓观念的传播,鲜花扫墓越来越被市民所接受,应节菊花也由平时的“墙角花”摇身一变,成为花店里的“主角”。而本地种植的应节菊花也早已预销一空。
日前,记者在磷溪镇仙田二村种植鲜切花的花田中看到,成片的菊花开得很灿烂,大黄菊,“飘白”、“飘黄”、“十八小姐”…… 不同品种的菊花在田间争奇斗艳,色彩缤纷,给人感受到清新和优雅。然而,花田里的花农正忙于采摘、包装菊花,无暇欣赏这美景。
“这两天开始忙起来了,到清明节时可能还得添加人手。”抱着一大束菊花的花农丁姨笑呵呵地向记者介绍,今年应节的菊花特别好卖,不但市区的花店很早就来预订,汕头、揭阳等地不少花店也都纷纷来电话询问,如今近3亩的花田一早便预售一空。
从市区过来取花的一位花店老板告诉记者,市面的菊花主要还是来自广州地区,但因为开春头两个月全省气温普遍较低,导致部分菊花花期推迟,市场上的应节菊花供不应求,加上在本地拿货比较方便,而且花朵更“新鲜”,所以他很早便来预订。
丁姨告诉记者,虽然清明节菊花销售非常好,平日里却是少人问津。所以种菊花的“风险”比较大。丁阿姨说,天气过暖,花期就会提前,而如果天气过于寒冷,可能临近清明还只是些小花苞,等到绽放时也只能贱卖。“一年到头辛苦培育的菊花,大部分都只是为清明节准备的,而利润好也就只有清明前后一星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