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委召开全市依法治市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绿平在会上强调,依法治市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社会管理创新之中,把法治的理念、法治的思路、法治的手段贯穿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各个环节,切实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以法治推动社会善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市领导杜安义、谢峻、刘光明、杜小洋、陈延华、谢耀琪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德坤主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延华总结揭阳市2011年依法治市工作,并对今年依法治市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今年揭阳市依法治市工作主要抓好八方面工作,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法治揭阳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全力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公正廉洁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夯实基层法治建设,着力创新社会管理;深化阳光法治活动,实施法治惠民工程;发挥先进示范作用,全面推进创建活动;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治素质;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健全法治工作机构。
陈绿平在讲话中对过去一年依法治市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去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各级人大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揭阳市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实施《法治揭阳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开局良好,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宣讲活动、法治文化示范点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揭阳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可以说,依法治市工作为揭阳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市委对依法治市工作是满意的。
陈绿平指出,今年是新一届市委的开局之年,也是“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至关重要的一年。当前,“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文化推动、高端拉动、生态联动”五大发展战略正全面实施,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全面推进,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休闲旅游四大板块基本形成,核心建设项目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空港经济、海港经济”两大引擎将全面启动。现在的形势,优化“社会环境、政务环境”两大环境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依法治市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社会管理创新之中,把法治的理念、法治的思路、法治的手段贯穿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各个环节,切实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以法治推动社会善治。
就如何推动依法治市工作,陈绿平强调,一、充分认识以法治推动社会善治的重大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善治,必须从法治起步。把法治融入社会管理,以法治推动社会善治,是新形势赋予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推动依法治市工作不断取得突破的新平台、新载体。首先,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法治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对于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构建社会新秩序将发挥基础功能。只有以法治来规范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保证其正确的方向和持久的生命力。其次,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也是社会自我服务并依据法律和道德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抓好法治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题中的应有之义。再次,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追求。必须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找准突破口,在法治原则和现有法律框架内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将成熟的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并通过法定途径上升为法律法规,以社会管理创新“点”的突破,推动法律体系“面”的逐步完善,实现“良法”下的“善治”,让社会管理始终朝着法治化的方向发展。二、紧紧抓住以法治推动社会善治的工作重点。推动依法治市,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法为纲、良法善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调整好社会利益格局,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切实为“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第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建设法治政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突出抓好两件事:首先是既要建设“小政府”,又要建设“强政府”,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作,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不该由政府负责的事项都转到社会、转到市场上去,把该由政府负责的工作切实做好,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当前特别要加快建设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推进阳光政务,打造法治、规范的行政服务平台。其次是既要建设“大社会”,又要建设“好社会”,做到既能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合作,凝聚共识,限制政府越界,搞好公共服务,又能实行法治,保证秩序,规避风险,维护公平。第二,加强市场法治化建设。市场是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要共识共举,加快推进市场法治化进程。当前特别要结合开展“三打两建”专项行动的契机,打狠、打准、打彻底,在揭阳大地打出一片蓝天、打出一方净土,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坚持打建并举,抓好“两建”工作,依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氛围。第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的归宿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得益。“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的过程就是调整利益格局、平衡利益关系、让人民群众得益的过程。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法治的原则,在公平正义观念与和谐精神的指导下,公正合理地调整利益关系,实现各个阶层、群体、集团利益的最大化。第四,推进司法公平正义。司法机关的每一项工作都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要突出维护公平正义这个重大责任,把协调社会群体利益关系、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贯穿到创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严格执行宪法法律,坚决维护法制权威,着力破解诉讼难、执行难和涉法涉诉信访等突出问题,努力提高执法公信力。要以司法工作机制创新为根本,全面推进阳光审判、阳光执行、阳光检务、阳光警务制度建设。三、切实强化以法治推动社会善治的保障措施。以法治推动社会善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是突出抓好组织实施。各级党政要把依法治市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把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扎实推进。二是提高依法执政能力。要切实增强法治理念,不断完善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会用法治逻辑思考问题,善于运用法治手段解决科学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法治框架内行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跨越式科学发展。三是大力繁荣法治文化。要借助“乡乡乐起来”等活动平台,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创作法治文艺作品,以法治理念熏陶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精神塑造人。陈绿平最后强调,以法治推动社会善治,是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形势的要求。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揭阳市依法治市工作新局面,为“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县(市、区)。在市主会场参加会议的还有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直及中央、省驻揭副处级以上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东山区、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分管依法治区工作的负责同志,依法治区办公室主任,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