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捐献遗体器官,请你们帮我联系”
东凤镇卓厝村村民卓伟鹏希望潮州日报能帮他达成心愿
卓伟鹏在给患者刮痧。
潮安县东凤镇卓厝村47岁的卓伟鹏,年幼时身患残疾,后来自学医学知识,20年来一直坚持在村里帮助村民解除病痛。如今孑然一身的他,有一个心愿——捐献遗体器官。但近年来,他多方奔走,却一直找不到接收机构。日前,卓伟鹏来到潮州日报编辑部,希望媒体能够帮他完成这个心愿。
卓伟鹏告诉记者,他很小的时候就患上小儿麻痹症,行动不太方便。深受疾病折磨的他,从读初中时就萌发了学医的念头。于是,他开始四处搜罗医学书籍,独自一人默默学习。“那时医书不好找,我经常是步行到城里的书摊去看。”卓伟鹏回忆说。
24岁那年,卓伟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清华中医学校函授课程的招生简章。一直怀揣学医心愿的他,即刻决定报名就读。“当时学费是一年300多块钱,我打零工一天只挣5块钱,便省吃俭用,攒下钱来读书。”卓伟鹏说,报了名之后,学校寄来学习资料,他白天打工,晚上回家自学。
领到函授课程结业证书以后,卓伟鹏便在村里租下一间狭小的屋子,开始为村民看病。1996年,他又参加了一期刮痧健康法的培训班,增加自己行医的技能。2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为村里的群众解除病痛。
2003年,卓伟鹏在报刊上看到一则关于遗体器官捐献的消息。他心想,自己孑然一身,如果去世后能够把遗体器官捐献给社会,用于医学研究或者治病救人,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为了寻找遗体器官接收机构,卓伟鹏费了不少心思。这几年,他通过书信,先后与潮州、汕头一些卫生单位取得联系,表达自己捐献的意向,但至今没有一家单位能够帮他达成心愿。无奈之下,卓伟鹏走进了本报编辑部,向媒体求助。
随后,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有遗体器官捐献意愿的人士,在取得全部家属同意后,可到该单位办理登记手续,成为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志愿者。在志愿者生命出现意外时,由其亲属通知红十字会,红十字会通知相关医疗机构,为志愿者实施遗体器官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