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及时把垃圾送上垃圾运输车
村里建起活动场所,村民安居乐业
走在金平区涉农片区D莲街道,街头巷尾环境整洁,纸屑垃圾不见踪影,污水横流的景象更是没有,记者的造访是突然“袭击”的,街道根本没有事先做好“门面文章”。和当地的干部群众聊起来,大家都觉得,这样洁净的环境已经和D莲片区农家生活融为了一体。
垃圾袋装化告别脏乱
每天早上7点多,下午5点多,D莲街道里就响起了悠扬的音乐,这是垃圾车来了的信号。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用袋子装好了的垃圾,丢进了垃圾车,全村的生活垃圾就这样被运走了。个别赶不上垃圾运输时间的村民会自觉地把垃圾放进门前的桶里或筐里,等待下一班垃圾车的收集。这已经成为村民的习惯,可在过去,却不是这样。
D莲街道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5万多人。过去,“个人自扫家中净,那管他人门前脏”,村民对乱扔乱倒垃圾早已习以为常,散落在村居中的投放点垃圾经常堆成了小山,如何处理这样卫生顽疾,成了街道村居干部最头疼的事。经过研究,D莲街道决定在辖区推行垃圾袋装化。村民一开始都不理解和支持,街道和村居干部就挨家挨户送去一封信,向村民们解释垃圾袋装的好处。慢慢地村民们接受了,走在大街小巷里,再看不见到处散落的垃圾。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村民们对谁家没有及时把垃圾送交转运,谁家乱扔垃圾,都会自觉地互相监督。目前,D莲街道已有15个居委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并且将其列入日常工作跟踪督促落实,有效消除了二次污染。
村里建起垃圾转运站
农村垃圾处理,环境卫生整治一直是农村社会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对此,D莲街道的干部深有体会。
针对涉农街道垃圾处理方式落后,造成环境污染,占用土地等突出问题,D莲街道先后争取市环卫局拨款180多万元建设6座垃圾转运站,使16个居委垃圾转运实现基本覆盖,及时将各居委收集的垃圾运载到市雷打石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解决了以前各村倾倒在附近海域、鱼池、水渠、农田、山坡、石坑,导致环境污染、占用农田土地等突出问题,每年节约土地约15亩。此举也开创了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先例。各居委会在集体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每年对辖区的转运站投入近十万元用于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及支付清洁工工资等,使辖区的环境卫生得到全面落实。几年来,各社区居委还对辖区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及综合整治,在原来脏乱差的区域建起了一批活动场所,让村民老有所乐幼有所娱。同时街道还先后筹资建起了8座公厕,同时在居民住宅中推进三级化粪池建设,有效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