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洋楼犹存,往事随风――探访C石洋楼群(一)

原英国领事馆外观。

▲C石堂美丽的彩窗。    ▲C石堂内景。

▲C石堂尽显中西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原太古洋行(现水警区招待所1号楼)。

C石,一处潮汕人家喻户晓的风景胜地。在这处山光海色交相辉映的景区丛林中,矗立着一座座美丽的欧美风格洋楼。这些建于十九世纪、历尽沧桑的旧建筑,见证了汕头开埠逾百年历史。但随着时光流逝,这些日渐被现代建筑包围的昔日建筑,正慢慢淡出世人视线。

事实上,如何对C石洋楼群进行保护和发掘、增添C石景区乃至我市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内涵,一直备受我市有识之士关注。近期,本报记者特地走进这些洋楼,探访洋楼里尘封的往事,并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

原英国领事馆

冬暖夏凉的百年洋楼

斑驳的墙体,诉说岁月的沧桑;圆形的扶梯,折射曾经的繁华;褪色的地板,抹不去历史的印记……踏进位于C石海旁路原C石街道办事处那幢小洋楼时,一种凉爽的感觉,顿时传遍全身。

这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英国驻汕领事馆原址。走进洋楼,穿梭在长长的走廊,遥望高高的天花板,打开古朴的木窗,听着脚下传出的“嗒嗒嗒”脚步声,时光仿佛倒退近百年,昔日的“殖民印记”,在眼前依稀呈现开来……

英帝国驻汕头的领事馆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是一座典型欧式建筑,整体包括主楼、附楼、工人楼和后花园,总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为底层石板架空,砖石墙体,瓦木歇山顶造型。主楼两层高,建筑物设有内走廊,为巴洛克拱卷外形,落地式两层木门窗,室内设有壁炉,室内外装饰全部为西方建筑风格。

据了解,英帝国驻汕头的领事馆兴建时,其建筑材料均从英国运来,至今仍有许多建筑材料保存完好。据现驻在该建筑里办公的濠江区城建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该建筑除了室内装饰老化外,墙体、窗户等结构目前仍然很坚固。据介绍,由于该建筑根据一年四季不同变化以及所处地势而建造,通风、透气、排水、保暖等构造设计科学合理,因此在这里办公,不少工作人员都体验过冬暖夏凉的好处,即使夏天,也很少开空调。

C石堂

中西合璧的完美建筑

从英国领事馆后边的C石山道上山不远,在C石小学后面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高大恢弘的教堂,这就是汕头市基督教会C石堂。

走近C石堂,记者发现,教堂中西结合的建筑元素可以说无处不在:教堂四周基座及墙体以花岗岩石砌筑而成,上部是极具中式风格的宫殿式架构,斗拱飞檐,顶面以绿琉璃瓦铺设,而门窗却是充满西方风格的落地式构造,各个门框上均饰以从美国运来的彩色玻璃,屋顶的大梁和堂内的栋梁,也是当年专门从欧洲运来的能抵抗白蚁侵蚀的优质原木,仍然完好如初。

走进教堂,只见堂内木雕窗棂间也以彩玻装饰,虽然保存下来的不多,但依然处处体现中西文化的融合之美,气势宏大而又古朴典雅。

据C石堂有关工作人员介绍,C石堂初建于1930年,经历上百年的风霜,加上文革时期破坏,有些地方已出现破损老化,后经过翻新和修复。如今的C石堂,虽然部分地方已无法恢复原貌,但仍然可以从中探寻到很多中西文化完美交融的建筑艺术。

原太古洋行

汕头最早的外企楼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教堂外,C石风景区内还有众多带有外国色彩的企业建筑。比如,1878年英商德记洋行在C石新大陆(现海军警卫连所在地)开设糖厂;1887年德记洋行在德记草埔(现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址)开办肥料厂、汽水厂、冰霜厂;挪威也曾与英国合资,在现洪厝街附近市场所在地开办过船行;印度人则曾在现海滨公园东湖处开办一家铁工厂。

现保存较好的汕头水警区招待所一号楼,是原英国太古公司海员宿舍,太古公司于1878年即在汕头开办轮船仓库、进出口贸易及保险业务,1920年从德记洋行及英国人手中购得此地并建造了该楼。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zhangwenxi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二个臭姿娘(第一集)

潮汕搞笑短剧:卖走仔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