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梦婕)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实现较快发展,产业实力有所增强,投资规模强势扩张,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与此同时,民生保障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使我市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初步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5亿元,增长13%左右(名义增长17.9%左右),增速高于全国、全省总体水平。
去年我市着力开展经济户口清理,制定实施工商企业培育计划,加强经济工作专项督查,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总量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我市坚持区域产业错位发展,制定实施三大产业计划,加快引进战略投资参与汕头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中国锆城、南方航天技术产业基地、轻工机械产业园区及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产业经济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城市集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工业总产值达2836亿元,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51.16亿元,增长18.3%。新增22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家国家创新型企业,新增科技成果71项。
同时,汕头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8.74亿元,增长44.5%,投资增速创1993年以来新高。积极开展与央企、国内外大型企业、本地民资和海内外潮商的战略合作,先后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华润集团、五矿集团、开发银行等央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1800多亿元。全力推动城投债发行,以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为平台首期发行13亿元城投债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全市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56亿美元,增长39.3%,增速名列全省前列。重点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全市143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3.7亿元,比上年增加82亿元,中信滨海新城、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西部生态新城等一批新城的规划建设有序展开。
汕头开拓国内外市场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72.22亿元,增长17.8%;外贸进出口总额87.9亿美元,增长19.3%。交通运输指标实现大幅度增长,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10万标箱,完成货物周转量134亿吨公里,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90.2万人次,均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走出去战略初显成效,宜华木业、东风印刷、东方锆业、三宝矿业等企业在海外投资实业及开发资源,澄海玩具在迪拜设立常年展销点。
全力推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工程是我市去年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全年投入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资金达到96.2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8.3%。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分别达到17400元、7700元,增长14.6%和18.1%,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加大,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万人;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共筹建各类保障性住房9169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