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场购物时、在饭店就餐时、在酒店住宿时,面对服务员礼貌的问候和辛勤的服务,你是否会回报一个真诚的微笑或一声诚恳的“谢谢”?如此细微的“小表示”看似简单,却能让服务员如沐春风,不仅体现出顾客个人的文明修养,也是传递友情和温暖的桥梁,让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亲近。
一声“谢谢”倍感温暖
周末,市区一家大型商场内。在一楼某皮鞋专柜,记者见到一位中年女士正在挑选女鞋,服务员在一旁热情地帮她推荐了几款。中年女士提出要试穿,服务员立即跑到库房,将女士挑选的3款鞋各拿来一双,并蹲在一旁帮她将鞋提好。这名女士依次试穿了3双鞋后,觉得款式都不大满意,当她起身准备离去时,面带歉意地对服务员说:“不好意思,麻烦你了。”
女士走后,这名服务员对记者说:“为顾客拿鞋、试鞋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不管顾客要试几双,试完买不买,我们都要微笑服务,而且不能对顾客有什么要求。可是在工作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现在有不少顾客都很体谅服务员的辛苦,在试鞋后总会说声‘麻烦你了’、‘谢谢’之类让人感觉很贴心的话。我们虽然很累,但听到这些话语心里暖暖的。”
一声“谢谢”换来一天愉快
出租车行业是一种辛苦的服务性行业,不仅白天晚上都要开车运营,而且面对的是无数的各种各样的市民,某出租车公司的司机蔡师傅就做过一个统计:一天几十趟生意,只有寥寥几位乘客在付款下车前会对他说一声“谢谢”。
一次,一位年轻母亲到目的地下车前特意教育儿子:“叔叔送你到外婆家了,你应该说什么啊?”“谢谢叔叔!”孩子的一声谢谢,令蔡师傅一整天心情都很愉快。他说:“虽然大家分工不同,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那位妈妈真是好素质。”
对为你服务的人,说声“谢谢”
如今“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越来越多的“上帝”们在享受服务之时不忘对服务人员回报一份尊重。节假日某家酒楼内,由于正值晚餐时间,大厅内十分热闹,负责上菜的服务员忙得不亦乐乎。记者看到,一对情侣模样的年轻客人,当服务员上菜、换碟时,都会礼貌地说声“谢谢”。对此,两个年轻人表示,服务员也有尊严,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我们对服务员的付出应当报以感谢。这样的情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采访中,顾客黄先生对记者说,一次他在饭店吃饭时,看到邻桌的客人对服务员呼来喝去,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整个过程中没有说一句“你好”或称呼一声“服务员”,全部用“喂”来代替。服务员动作慢一点儿,他就会大声呵斥。如此举动不仅让服务员不快,还招来其他客人的反感。黄先生颇有感慨地说,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服务,回报一声谢谢,是待人接物的一种基本礼貌,我们都应该对帮助自己的人存有感激之心。
记者手记:常怀感激之心
接受别人的帮助,回报一声谢谢,是待人接物的一种基本礼貌。但是这句简单的话,却常常被忽略。究其原因,许多人认为,“我已经付了钱,为什么还要道谢”。但是在公共场所,并不是付了钱,对方就低你一等。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帮助自己的人,应长存感激之心。
在都市客网站上,一个名为“微笑同盟”的团体这样倡议: 每天给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一个微笑。这引来不少同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们的共鸣。许多网友表示,平时工作压力大,对清洁工或门卫常常态度冷漠而不自觉,从没真正关心过那些天天帮自己服务的人员。 加入“微笑同盟”后,“每天对服务人员说出这一声‘谢谢’,让冰冷的眼神不见,理解与关怀增多。给他人以温暖微笑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工作环境更和谐。”
延伸阅读
每时每刻说“Thank you”
在美国,无论别人为你做了什么事,哪怕是最平常、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你都要道谢。所以,美国人每时每刻都在说“Thank you”。 门卫为你拉门后你要谢谢他,在商店里买了东西要对营业员致谢,在饭店用餐后要对服务员致谢。
在德国,客人对服务员十分尊重。英国人总是对服务员彬彬有礼。在餐馆里,英国客人总会不停地向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服务员道谢,并且往往在饭后留下一定的小费以示谢意。
英国人在乘坐汽车后,总是不会忘记在下车前走到车头向司机微笑道谢,并对司机一路给予自己的服务表示感谢。
不要无视对方存在
出入楼宇时,如遇门童为自己开门问好,应予以回应或表示感谢。如保安人员出于职责打量或盘问自己时,要进行合作,不应冷眼相对,或故意不予理睬地扬长而去。
搭乘有人服务的电梯,应清晰报出要去的楼层数,并向服务人员致谢,不要无视对方存在。
当服务人员需要进入房间打扫卫生、送水、送报、送液化气时,应表示欢迎,并且道谢;如不方便其进入,可事先说明。
使用总机人工接转的电话,要向接线员小姐问好和道谢。当家中电器或者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对前来修理的维修工、设备检查工表现大度,切莫口气粗暴,责怪刁难对方。
乘坐出租车后,请对司机一路给予的服务表示感谢。在商场购物、或在餐饮场所消费后,应对服务人员的接待真心致谢。
在商场购物时,面对服务员辛勤的服务,你是否会回报一个真诚的微笑或一声诚恳的“谢谢”?郑楚藩 摄
(编辑:蔡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