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
●优先发展教育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着力加强学前教育
●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水平
●着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成粤东职教基地
●支持汕头大学加快建成国际知名、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
●积极争取再建设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到2016年,教育财政性经费力争超过一般预算支出的30%
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围绕建设幸福汕头展开阐述,立意高远、结构清晰、实事求是,在推进民生事业建设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市第十次党代会分组讨论中,教育界多位党代表谈起报告中有关教育发展的内容时备受鼓舞、信心十足,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杨玫莉(金平职校校长)
借助企业力量办好学校
杨玫莉代表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近三十年,今年是她第三次当选为市党代会代表。她对市委未来在发展教育方面的战略思路、举措充满信心。她说,近几年,国家、省出台了一些发展职业学校的政策,我市也很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不过目前在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投入方面仍显薄弱。学校无力自行解决,希望政府今后能对职业教育进行常态化投入。同时,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软硬件环境,让孩子更愿意到职校学成一技之长为社会做贡献。学校方面,应加强校企合作,借助企业的力量办好学校,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家长则应转变孩子到职校入读就是差生的观念,让孩子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
刘冬吟(天竺中学校长)
均衡发展教育事业
我希望政府能更均衡地发展我市的教育事业。刘冬吟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市的教育存在不公平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生源、教育投入、评价机制等方面。例如,好的生源大多集中在重点中学,不同区县的教师待遇不一样,社会评价学校的好坏,更多的是关注高考时学校有多少学生考入名牌、重点大学,而没有看到学生的学习究竟有没有进步、就业情况等等。
刘冬吟说,学校关键在于普及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如果教育政策的重心继续向重点中学倾斜,对普通中学很不公平,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希望政府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加大对普通中学的扶持力度,让我市的教育发展更健康更均衡。
杨兆平
(林百欣科技中专校长助理、教务科长)
为产业转型升级输血
杨兆平代表也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汕头优先发展教育的举措十分认同,同时也希望政府加大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她说,近年来,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成为一些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之一。我市正处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所以,应当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在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人才配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学校将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报记者刘文钊、张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