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喜庆食甜丸


    潮汕人食甜丸,首先在冬节。

    《桃花过渡》中渡伯说:“十一月是冬节”。

    《程咬金宿店》中陈氏:“冬节煮汤丸,不论大小,浮的先舀”。

    别地方的人们,在元宵节食汤丸,所以,他们把汤丸称为“元宵”。潮汕人却在冬至食汤丸,俗称冬节丸。潮汕有句俗语:“冬节夜无食丸天不会光”。因为一年之中,冬至夜最长。

    《秦德避雨》中岳女:“娘呀,过三日就要过冬节,阿爸怎么还未回来?”

    从前,潮汕人在冬节前都要赶回家团圆。倘有人无法回家,今年的丸米志便要留下一些,等其回家时煮甜丸。故此,衍生出第二种食丸。

    《老兵回乡》中杨福顺久别回家,老妻何翠喜忙着做汤丸。

    《金龙银凤》中金龙从泰国回乡,合家食甜丸蛋(鸡蛋和甜丸一起煮,这是普宁一带风俗)。

    《一路春风》中苦姨的大姑饥荒年逃荒去江西,今日初次回来,准备煮汤丸。

    《金花女》中刘永金花团圆,进财高喊:“来去食甜丸!”

    《韩江水》中如珠等人走投无路,被迫上凤凰山找游击队。三年后,在一个月色黯淡的秋夜,她潜返乡里,发动群众闹革命。在村外接头时,贫农三婶也没有忘记:“哇,我欢喜到,恁三年无返来,我着煮碗甜丸来你食”。

    另外,有一种食甜丸,属于办喜事。

    《春归燕》中金燕定亲,送聘之日,金母煮甜丸。

    《保婴记》中三娘:“今日孙仔满月,我叫伊人来搓丸食欢喜。”

    《蓝太爷断案》中蓝太爷生日,夫人端来一碗甜丸蛋。

    《益春》国林大在东门抢花轿,错抢了小姨黄六娘。公堂上,他只好将差就错劝六娘:“随我回府来食合房丸”。

    《珍珠衫》中老管家劝三巧:“老爷诚心诚意,夫人你就勿推三推四,后日十五月大圆,就来食合房丸。”

    潮汕的汤丸,与别地的“元宵”大不相同。主要是工艺不同。别看他们的汤丸有馅,其实,他们把一小团一小团的馅放在糯米粉里,用力摇动,像滚雪球那样,使其外面沾上一层干粉,凝却之后,便可上锅。潮汕的汤丸,丸米志要掺温开水,在米志桶里反复揉,直至十分均匀柔韧为止。然后,一粒一粒用手来搓,要大小一致,放在竹里。晾了一夜,冬节日一早煮丸,便不会变形,也不像“元宵”那样味浓。

    从前,冬节还有贴丸的习俗,即在龛上、灶、门、碓、臼、杂咸橱、井栏、牛间、猪寮等处各贴上两粒甜丸,第三天才剥下,称“丸丕掉落”。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二个臭姿娘(第一集)

潮汕爆笑喜剧:水鸡行运-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