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成武)私家车越来越多,考验车主车德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近日,在一场意外中,市民郑先生就深刻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车德:他们的车意外陷入泥潭,路过的司机有人热心相帮,有人却视而不见,扬长而去。
11月20日下午2点多,市民郑先生和亲友一起开车来到南滨路的苏埃湾红树林景区观赏候鸟,没想到汽车在进入景区后却发生意外:在和对向而来的另一辆汽车会车时,由于路面狭窄双方进退两难。后来,郑先生主动腾挪让对方先行,但在将车开到右侧路面停靠时,汽车右前轮不慎掉进了一个不显眼的窟窿中。该窟窿虽然不深,但由于连日暴雨浸泡,地面泥土非常松软,轮胎在转动时不断打滑,而且越磨蹭陷得越深。最后,任凭郑先生使尽各种技术,整部汽车都不听使唤,陷入深深的泥潭中进退两难。
让郑先生感到遗憾的是,他让行的那名车主却一声不吭悄悄开车离去,连询问一下都没有。就在他们想方设法将汽车驶离泥潭的过程中,来往的很多车主纷纷下车给予帮助:一名开丰田越野车的男车主,主动下车帮忙推车,还指导郑先生如何正确使用千斤顶托起下陷的汽车;一名开着红色两厢轿车的车主,则将自己车上一块崭新的塑胶座垫递给郑先生,作为增加轮胎摩擦力之用;还有不少车主帮忙找来石头、树枝等东西作为轮胎铺垫之用美丽的红树林中,流动着温馨、感人的气息。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努力,在后来专程赶到现场的朋友的大力帮助下,郑先生的汽车最后终于安全驶离陷阱。因为这场意外,郑先生和亲友没能欣赏到美丽的湿地丛林景色,但这个过程却收获了许多感动,而很多车主在出力相助后,也都悄然离去。事后,郑先生感慨地告诉记者,在这场狭路相逢的意外中,虽然他和很多车主不认识,但大家热心互助的举动,却折射了良好的道德修养。这种一人有难、众人相助的良好氛围,正是当今社会最需要、也是最值得大力弘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