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孩子内宿爸妈天天送小灶

本报讯记者周敏报道:据报道,我国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甚至是适应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0%,且有逐年攀升的趋势。记者采访我市有关心理专家获悉,当前,独生子女任性、感情脆弱、情绪不稳,稍不顺心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不适应社会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青少年心理适应障碍问题越来越突出,让家长们备感困扰。

今年读大学一年级的男孩阿荣(化名)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父母对独子十分疼爱,从小到大几乎没有逆过孩子的心意。今年高考,阿荣顺利考上了省内的一所大学。开学报到时,父母专门开车送孩子到学校,帮他把一切事务安置妥当后才返回汕头。不料,没过多久,班主任就打来电话,反映阿荣跟同宿舍的同学闹矛盾,甚至发展到毁坏宿舍的公共财物。阿荣的父母急忙赶到学校了解原因,阿荣跟父母说,他看着同宿舍的几名同学太要好了,感到不舒服,才会毁坏宿舍的东西。学校老师和父母都跟阿荣进行了沟通,但是阿荣就是听不进去,最后学校和家长只能把阿荣送到精神科接受治疗。

小云(化名)今年考上了本市一所重点内宿高中,当她来到学校后,发现学校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就整天打电话回家哭诉,到后来甚至拒绝吃食堂的饭菜。心疼女儿的父母无奈之下,每天中餐和晚餐都提前在家里做好了送到学校去给女儿吃。而类似的情况,在小云的同学中竟然不在少数。

汕大精神卫生中心郑少雄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上述的两个例子都属于适应障碍,在心理门诊十分常见,女生发病的比例比男生要多。适应性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于突如其来的新环境一时间难以适应,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无法融入集体生活,精神过于紧张,于是出现自信心下降和社会退缩、抑郁和焦虑情绪,甚至是情感暴发、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等症状。究其原因,环境的突变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核心的问题还在于这些青少年的自身性格过于脆弱,缺乏迅速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跟家长过分宠爱、百依百顺,不合理教育方式有关。许多家长处处迁就孩子,有好吃、好喝的全都给孩子,唯小独尊的家庭环境,过度的关爱,使孩子在独享中失去了与别人平等交流的锻炼机会,根本不知道如何关爱他人、不顾他人感受,只能接受别人的爱却不愿意付出,受不得一点委屈。这样的孩子走出家庭后,不可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郑医师建议,适应障碍要以预防为主。新生入学前,家长或老师要给予这方面的指导;入学后,学校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温暖和帮助,家长则需经常与子女保持联系,使其获得更多的感情慰藉。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佚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语电视剧:透码准准(六合彩迷)

潮汕搞笑短剧:多功能手表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