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本报报道了龙湖外砂镇华埠村年仅9岁的小彬独自一人照顾高位截瘫的父亲一事,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年幼的陈凯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苦难的家,让很多市民看完报道后感动落泪,同时也倍感心酸。不少热心人士纷纷致电本报,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至昨天共收到爱心捐款逾3万元。
昨天一早,便有热心市民拨打本报热线询问小彬和其父亲陈为壁的情况。看完报道后心里真不是滋味,感觉很心酸。这名热心市民表示,会抽出时间到报社捐款,尽一份微薄之力帮助小彬的爸爸治疗。市民林小姐告诉记者,看完报道后心情异常沉重。一场厄运毁了一个家庭,也让一个本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生活的孩子过早地承受生活的重担,背负一份不该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沉重。林小姐呼吁社会上有更多热心市民和企业能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扶起这个特殊的家庭。今年70岁的市民许姨看了都市报的报道后,昨天下午让女儿冒雨送来了1000元善款,雅轩设计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冒雨赶到报社,委托记者将1000元的善款转交给陈为壁
昨天下午,在龙湖区人大代表外砂代表团分组讨论会上,代表们谈到民生民困问题时,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广东爱华毛织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爱华抓住时机,向与会的人大代表讲述了小彬一家的生活困境和不幸遭遇,十几个企业代表及区环保局领导当即捐款,现场共筹得27500元爱心款。企业代表还表示,会后将发动更多企业,让大家携手帮助小彬一家。
小彬一家牵动社会上众多热心市民的心,很多市民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同情。郑先生感慨地告诉记者,和小彬同龄的孩子,都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百般呵护和宠爱,生活起居全由家人一手操办,什么家务活都不用干,和小彬相比,不知幸福多少倍。郑先生表示,将带上自己的孩子上门关心小彬一家,让孩子学习小彬的懂事和孝顺。
直至昨晚,本报热线电话仍然不时响起,大部分都是市民表达对小彬的关心和预约上门捐款。
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市民可以拨打本报热线18902700114,或直接到《汕头都市报》新闻采访部捐款,我们将及时把善款转交小彬一家。
本报记者蔡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