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清道夫”地下治堵解民忧

区间路面上污水横流,家里的厕所污水倒灌,臭气熏天在社区下水道出现肠梗阻的时候,居民常会想起找清通队帮忙解决。在市区金厦街道就有这么一支社区清通队,急群众之所急,为社区下水道清通疏浚。记者昨日走进社区,与社区清通队一起体验清通下水道的苦累。

清通工作又脏又累

可能这段下水道需要重新铺设。昨天早上10点半,记者经过百合社区时刚好遇见街道清通队正在社区文化广场附近,4名清通队员跟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商量清通方案。记者走近沟井,只见污水几乎快要漫过沟井盖,一名清通师傅手中将一块近2米长、半米宽的木板作为支撑插入沟井,另一名师傅将一条细长的竹条在沟井中来回地抽拉。可能下水道中堵塞得比较严重,师傅抽拉竹条时十分费劲,手上浮起了青筋。

随后,师傅们把一辆运粪车拉到另一个沟井处。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车上的苍蝇四处乱窜,不时有居民捂着鼻子快速通过。然而,师傅们并不为所动,拿起一根带有扁平铁铲的木棍,铲除黏在沟井壁上的污物,再用长长的漏勺伸入沟井中将污物捞起,倒入运粪车中。不一会儿,师傅们的手上已经沾满污物,但他们没有理会,继续重复着同一个动作。记者看到,车上除了一些黑黝黝的垃圾外,还有一块块白色的薄膜、塑料纸等等。

白天做清通晚上当保洁员

街道里面12个社区居委会,哪家需要进行下水道清通都会叫上我们。工人孙师傅告诉记者,他们从事这份清通工作已经有2年的时间了。他们白天干下水道的清通工作,晚上就帮人做保洁。孙师傅说,他们这支街道清通队的成员有四人,老家都在河南周口。如今,他们的家里人都来到汕头定居。

为居民排忧解难

清通完之后,李师傅从车上拿出一叠登记表,填写他们的工作情况。据了解,由于金厦街道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下水道铺设不甚合理,同时部分居民直接将家中的下水管不经化粪池而直排社区下水道,经常造成下水道堵塞,排涝受阻,严重影响居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环境卫生质量。街道领导急群众之所急,出资组建这支街道专业清通队。社区清通队的出现,及时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用一身污泥为千家万户换来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

本报记者李德鹏摄影报道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责任编辑:佚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咸蒜头卖仔(第三集)

潮汕轻喜剧:阿宝(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