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绣花女”洪裕静创新钉金绣技艺

作为从潮绣的母体中孕育而来的绣种,钉金(珠)绣所展示的画中有画之奇妙绣法,无不体现出一种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装饰美感,令人赞叹称奇。近日,记者专程走访了正致力于振兴钉金(珠)绣技艺的洪裕静,才过不惑之年的她在这寂寞的行当中已有30多年的绣g了。

洪裕静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她的母亲是一位从事潮绣制作的绣花工。年幼的她耳濡目染,从7岁开始学习潮绣刺绣基础技艺。上世纪80年代初,汕头刚设立经济特区,港资、三资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市区许许多多女青年由于大多具有潮汕传统钩针绣花手艺,纷纷加入工艺服装厂,为外资企业出口创汇出一份力。高中毕业的洪裕静便成为其中一员。当时由于是新手,很多‘老工’都把一些难做的、辛苦的活推给我。洪裕静说,就因为苦活累活,我练就了一手的好‘绣工’。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颇具经营头脑的洪裕静走上了自我创业的道路。她和一帮钩花姐妹自筹资金创办裕虹工艺服装加工厂,吸引了不少潮汕本地手工女加入。厂房从最初的数十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平方米。迈进21世纪,国内服装企业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热门领域备受新生代年轻人的追捧,而民间传统工艺的拙朴似乎显得较为土气,销路普遍低迷。作为潮汕地区的特色传统手工艺——钉金(珠)绣,也辉煌不再。目前从事潮绣,特别是钉金(珠)绣制作工艺的艺人越来越少。面临的处境让洪裕静无比担忧。近几年来,为了对潮绣特别是钉金(珠)绣进行传承发展,洪裕静不仅向老一辈艺人们学习潮绣刺绣中的各种针法和技巧,还师从获中国十大民间艺人荣誉称号、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传承人——特级绣师李淑英老人继续深造,学习潮绣精湛的刺绣技法。

十字绣现在十分流行,就是因为其制作教材众多、方法简单。洪裕静向记者透露,在汕头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她计划与汕头市工业职业学校、汕头大学等建立产学联盟,制作出潮绣特别是钉金(珠)绣的刺绣技术相关光盘,并着手将各种技法通俗化和简单化,以进一步推广这一极具潮汕地域性的民间工艺。洪裕静介绍,她正广泛猎取素材,锐意创新,把钉金(珠)绣绣品由原有的实用性转化成更加具有艺术性欣赏性,让古老的传统绣艺焕发新的生机,同时她也正尽其所能地把钉金(珠)绣业的振兴当作己任,先后向金平区相关部门申报传承钉金(珠)绣这一潮汕地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筹资择址创办品裕虹潮绣研发传播中心。

记者在洪裕静的绣艺展室环视,有活灵活现的亭台楼阁;有气势磅礴的大江山川;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幅绘画,但那是精工制作的钉金(珠)绣画。随着特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这种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正逐步受到各界的青睐,潮汕绣画正随着各项民间交流的馈赠活动而远传四方。

本报记者林馥盛文/摄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佚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俺乡里

潮汕情感喜剧:野蛮婆婆俏媳妇(第一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