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静莹)昨天下午,国家发改委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物联网云计算试点示范、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授牌大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商务部副部长李金早,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以及科技部、财政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参加了授牌表彰大会。我市被授予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称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郑人豪参加大会并接受授牌。
为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部署,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汕头等21个城市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开展创建工作,探索解决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努力营造电子商务发展良好环境,推动电子商务在重点区域和特色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国家制定电子商务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实践依据。
据了解,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始于今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联合倡导,在全国部分省会城市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开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把它作为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窗口和试验田作用,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以创新为内在驱动力发展模式的重要工作。市委书记李锋特别强调,要抓住汕头经济特区扩围的契机,积极向上级反映我市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条件和优势,立即着手细化创建工作细则和措施,强力推动。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郑人豪多次听取创建方案的汇报,提出指导意见。各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意我市突破近期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创建暂限于部分副省级城市的限制,组织材料申报。在此基础上,副市长余健明带领市发改局、外经贸局等部门共同努力,顺利通过国家专家评审、专家评议答辩、部门联审三大关口,使我市从全国上报的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21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
据了解,我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目标是:重点发展制造业、商贸业、国际贸易、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和农业等7个领域电子商务应用与服务,完善相应的电子商务政策环境与支撑体系,电子商务技术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成为引领粤东及海西经济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成为立足东南沿海地区、面向台港澳、服务东南亚的电子商务中心。至十二五期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将普遍建立专门网站,八大特色传统产业规模以上企业60%以上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建成10个以上行业领先的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达到1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比2010年翻两番,培育规模以上电子商务企业50家,有1至3家以电子商务服务为主业的企业上市。
为保障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我市将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投入为基本原则,加大电子商务发展的投资力度。市财政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支持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培育、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规制研究和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