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让老人老有所住、老有所护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据了解,汕头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57万人,占总人口的10.88%。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随着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汕头还有进一步老龄化的趋势。
今年市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提出建议,呼吁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养老事业发展,改善老人生活条件。近日,记者跟随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部分委员视察我市养老机构情况时了解到,目前我市养老机构发展不平衡,老年人设施建设滞后,养老社会福利机构总体数量和规模远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民办的慈善养老院床位紧张、公办养老院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入住率低等问题。
民办养老院床位紧张
近日记者在存心养老院里看到,该处环境优雅、空气清新,老人们或看电视,或坐着看风景,乐得自在,但房间床位却比较紧张。院长陈雪璋之前是中心医院的护士长,退休后义务来养老院帮忙。她告诉记者,目前养老院几近满员,住的大部分是孤寡和无监护人的老年人,一些还伴有残疾或疾病,照顾他们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除了3万多名会员每年缴纳100元年费来维持养老院的日常花费,每周都有几十名义工上门帮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床位问题还是十分紧张,我们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孤寡老人。存心慈善会会长蔡木通说。
一些公办福利院却因种种问题发展不平衡,空间得不到较好利用。记者在濠江福利中心看到,尽管空间开阔,空气清新,但房间环境等仍不尽如意,加上大部分老年人观念没有转变,入住率总体较低。中心为了吸引老人入住,不仅加强管理,添置了监控等防护设备并将对中心进行修缮,让有需要的老人可以到此颐养天年。
筹建2000床位的市福利中心
经过调研视察,政协委员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宣传,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养老事业,鼓励民间兴办养老机构,形成高中低档多层次,政府福利养老、民间慈善养老、社会投资养老等多元的养老模式。
记者了解到,市民政局对养老事业高度重视,目前正积极筹建市社会福利中心,占地面积126亩,设置2000张床位,按照集学习、休养、医疗、康复、娱乐为一体,具有不同服务档次的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花园式、综合性福利院的标准规划建设。据民政局对市人大代表关于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建议的答复,近几年,我市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力度,建设了178个社区星光老年之家,资助141个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新建改扩建工程,并全面铺开居家养老工作,累计已有服务人员248名,为320位老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还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福利机构或上门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开展服务,全市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有3000多人。市相关职能部门认为代表们提出的把养老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其中的一种形式,引进企业化经营模式,推行养老服务企业化经营理念是个好建议,表示将借鉴其他先进市的经验,积极培育探索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多样化发展。
据悉,为规范政府资助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行为,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市民政局草拟了《汕头市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试行办法》,目前该《办法》已送市政府审定,争取早日出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兴办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并切实加强对各地居家养老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加大工作力度,扩大覆盖面,积极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