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惠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把它当作为民谋福祉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至目前已下达资金计划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46宗,工程总投资2.4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1.65亿元,46宗工程完全竣工后,将根本解决53万人口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县水务局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工作,坚持科学规划、示范带动、严格监管,力促饮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饮上干净水、放心水、满意水。
据了解,明年,该县还要下达8宗饮水项目,解决余下的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群众热盼饮上自来水
村头一口古井,不知解了多少代人的用水之需;家门口一个手摇井,摇啊摇不知摇走了多少沧桑岁月……
在应用自来水之前,直接饮用从古井、手摇井打出来的水,在潮汕地区农村十分普遍,有的群众甚至直接从江河取水饮用。直到21世纪初,我市惠来县的许多农村还在沿用这种传统的取水方式,然而,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现在许多江河水库、地下水等水源水质下降,已经不如十几年前清澈。继续饮用这种未经处理的直供水,无疑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惠来县沿海土地多为海滨冲积层,海水沿大陆架渗透,且浅层地质含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有害物质,一些地方的地下水矿物质严重超标,根本不能饮用。农村居民大部分靠挖井取水,井浅则无水,井深则水咸。有些井水含铁等有害物质极高,当地村民叫“蟹糕水”,井水连洗菜都不能。
2005年,惠来县水务局会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全县农村饮水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问题。东港镇渡头村全村只有1眼大口井,井水混浊,水样多项指标超标,村民于该井挑水回家后,再进行沉淀澄清,需1至2天时间才可饮用;隆江镇林沟村大多采用手摇井,井水含铁成份偏高,用矿泉水冲茶后加上当地井水,茶水立即变为黑色;一些村则由于人口密度高、水井水量小、水质差,村民饮水需到一两公里外取水,给群众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一到冬季,有的村庄村民需24小时轮流汲水,逢年过节,村民更是通宵达旦排队汲水,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而直接从江河取水饮用的乡村,水源虽较充足,但由于一些水源受污染,水质差,饮用水卫生得不到保证。村民长期饮用不卫生的水,身体健康肯定受影响。据调查,部分农村居民患血丝虫病、肝病、肺结核病等疾病,与饮水不卫生有直接关系。
饮上干净、卫生、放心的自来水,长期以来是惠来县广大农村群众的热切期盼!
村民饮水安全牵动党政的心
惠来县总人口1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6万人。近年来,惠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强力推动这项民生工程建设。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将各地的工作成效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强化检查监督措施,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水务局作为主管部门,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切实履行“做好规划、争取项目、技术指导、加强监管”的职能,做到“服务项目、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全县已下达资金计划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6宗,工程总投资2.4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1.65亿元。
惠来县水务局局长蔡汉春兴奋地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下达的46宗饮水工程和明年将下达的8宗饮水工程完全竣工后,将解决全县56万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目前,全县上下正在掀起一场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热潮。日前,记者深入惠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镇——溪西镇,强烈感受到了这项惠民工程为当地人民带来的诸多实惠,群众赞声不绝于耳。
据了解,溪西镇共有20个行政村,至目前,自来水已覆盖全镇19个行政村,实现了“供水保证,水质达标,水价合理”的目标,入户率达到85%,基本上解决了全镇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在溪西镇盟山村,一位村民高兴地在自家门前拧开水龙头,洁净的自来水自PVC水管中哗哗流出,村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瞧,这自来水的水压很大呢!”
盟山村人口有4300多人共680多户,该村离溪西镇镇区自来水厂约6公里远。在还未通自来水之前,这里的村民必须到千米之外的一口古井里挑水。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在一个山坡下看到那口古井,村民说遇到下大雨,古井旁边池塘、沟渠里的脏水就会溢出,流到井里,尽管知道井水已受到污染,但作为村里仅有的水源,他们只能无奈接受,而且每次必须花上大半个钟头往返于家与古井之间挑水。
如今,盟山村已经通上自来水三个多月,说到水质、水价,许多村民仍掩饰不了心中的兴奋。有村民回忆刚通上水的那一刻,当他们看到自来水自水龙头中涌出时,都情不自禁地喜极而泣。因为,这意味着农村进步了,生活变好了,再也不用喝脏水过日子了。而且,村民们对政府制定的水价也非常满意,认为十分“超值”。该村平均每户人家每月会用上6吨左右的自来水,每月水价不过十几元。有村民感慨道:“我每月少抽一包烟,就能用一个月自来水,真的很值!真的很感谢政府!”
在溪西镇山陇村,记者看到了又一番景象:由于该村地质属于沙质地,在未通自来水之前,村民饮用水全部是使用传统的手摇井,在自家门前直接取地下水。而同时,村民的生活污水经由各家各户门前的污水沟直接排放,由于沙质地特别能渗水,这些生活污水很快渗透到地下,这就等于村民摇起来喝的是自己的生活污水,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山陇村通过自筹8万元资金,以及发动群众每户付300元建设工本费,加上珠海帮扶每人200元,完成了该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使村民再也不用喝污浊不堪的生活污水,群众的评价非常高。该村人口5800多人共900多户,原饮水不安全3000多人。如今除了部分外出务工村民还没用上自来水之外,全村90%的村民都通上了自来水。值得一提的是,此项公益事业使山陇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拉近了群众同村干部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使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亮点频出。
溪西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大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是推进民生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惠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民计,紧紧抓住上级的政策机遇,精心谋划,多方筹资,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切实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溪西镇委、镇政府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在县水务局等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力以赴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为全县的“排头兵”,受到惠来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近日,该县在溪西镇召开现场会,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旭群在现场会上指出:时代、形势的变化促使我们对水资源的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群众的健康需求要求我们必须解决供水问题;经济发展的要求迫使我们充分认识水的重要性,必须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一定要科学布置工作,全县上下要共同努力,县直有关部门、各镇(场)要全力以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溪西镇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受到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科学规划,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首先是科学规划。溪西镇按各村区域位置,划分南线、西线、北线的管道线路,把一、二期建设任务的总管道统一规划、设计、建设。聘请了揭阳市地质勘测队和汕头市水利水电设计院根据各村地形地貌及居住宅分布情况,实地对全镇饮水管网铺设进行全面勘测、规划、设计,编制饮水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实施方案,报上级部门批准,按计划组织实施。其次是理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该镇原个别村饮用水管道从隆江自来水厂扩容驳接,管道铺设不规范,材料规格不合格,有镀锌管,有PVC饮用水管;投资方式有村集体投资,有个人投资,管理经营不统一;一些群众思想认识存在顾虑,对溪西自来水厂生产水质、水压、运用管理情况不了解。如一期工程的溪南村由村集体投资,集体管理,管道材料规格不合格,管道布局不合理,严重腐蚀老化,饮水不安全。该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溪南村自来水管网不规合要求的,按规划设计重新铺设;一些村在工程完工验收后实行免费试通水一个月,让群众感受到实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好处。
——严把质量,建设精品工程
溪西镇严格执行“四制”,即项目法人负责制,施工和管材采购招标制,施工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明确参建各方的责任,充分发挥受益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一是在工程施工组织上,一方面严格按工程建设有关程序,组织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另一方面加强工程监管,由汕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工程监理公司现场监理,分部签收,各项目村共同监督管理,县水务局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施工。二是在材料采购上,管材统一按上级水务部门指定范围内的品牌采购招标,保证材料质量合格。三是在资金使用管理监督上,镇设立专户,做到专款专用,根据施工合同和工程建设进度,按时拨付工程款,群众自筹资金在村设立专户。在资金使用上,中央资金、地方配套和个别村统筹的资金用于输水总干管、村管及村巷网络管道建设;群众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入户安装和附属工程的建设。在一期工程建设实施中,碰到了中央资金、地方配套和村统筹资金不足的情况,镇及时进行解决,经捆绑的形式进行建设,并落实村动员群众自筹,确保资金全部到位,为该镇第二期工程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四是在工程竣工验收上,严格执行实地验收、资金审计等验收程序。
——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为确保饮水工程持续有效运行,保证饮水安全,溪西镇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管理制度等方面强化管理,同时加强经营管理单位的服务和监督管理。一是工程所有权。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所有输水管道及附属建设设施的财产所有权为镇政府所有。二是管理经营模式。实施三级管理,即溪西自来水厂、溪西镇自来水管理站、各村委会。溪西自来水厂负责水源保护管理,按生产程序制水,做好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压达标,24小时供水;溪西镇自来水管理站负责全镇各村自来水经营管理,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维护,即负责水厂表后至各村表前的输水总干管的管理维护;各村委会推选落实一名自来水专管员,负责管理维护村巷道管网和各用户的水费收取。三是制度建设。该镇认真地制订了农村饮水安全的各项制度,自来水厂、自来水管理站严格执行水质、水压检测制度,实行“水质、水量、水价”的公开制度,镇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书》。
参加会议的各镇(场)主要负责人还与县委、县政府签订了承诺书,对其辖区内有关饮水工程项目完工通水、项目验收的完成时间作出承诺。
据了解,根据《惠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责任书》的规定,县委、县政府将对在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工作不力、成绩落后的有关单位负责人采取相应措施,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水是生命之源,在惠来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项惠民工程的实施,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该县农村水安全问题,而且能促使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溪西镇主要领导到现场检查饮水工程建设进程。

现场会场面。

蓝天白云下,冲天而起的自来水水柱昭示着53万村民将永远告别不洁饮水的苦涩过去。

山陇村84岁的五保户唐柔告别了手摇井,用上了政府免费为她安装的自来水。
文:黄健新 蔡泽青 图:记者 黄健新 通讯员 李壮明
(编辑:蔡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