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揭阳市区部分路名难记 市民找不着北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市区的城市建设也突飞猛进:宽广的道路、四通八达的街道,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道路命名体现了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历史,是一个城市的名片;纵观国内外地名、道路命名的历史及其后期效应,可以说地名、道路命名是一种特殊资源,甚至在信息社会能够带来特殊的效益。

  然而,市区新路名自2002年正式使用至今,仍有百姓反映市区的路名让人难以记住,不少老百姓仍直称市区一些主次干道为“站前路”、“一号路”、“东二路”等,而对于法定路名却一无所知……

  新路名未深入人心

  “晓翠路或十号路在哪里?”日前,刚刚毕业回揭阳工作的黄先生为了完成报到手续,需要到临江北路的市人才中心办理。虽然他通过查询了解到该中心在晓翠路附近,但他准备出发的时候才发现不知道晓翠路在哪里。“我接连问了好几个熟人,都没人知道。后来干脆打的去了。”黄先生告诉记者,让他不解的是,像他这样外出求学多年的学生,对于市区的新建道路不熟悉也就罢了,为什么连一些在揭阳工作多年的朋友也会不清楚呢?“有一个同学告诉我那里叫十号街,搞得我都糊涂了。”黄先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熟悉路名,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方便。

  “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八号街……”的确,这样的路名在记者走访中最常听到市民提及,而当记者询问建阳路、新阳路、美阳路等道路时,有不少市民则表示不清楚,有的得过一会才反应出是哪条路。“我们平时都是说几号路几号街,对建阳路、新阳路、美阳路等,到现在我还搞不清究竟是指哪条路。”家住榕城的李小姐对东山区大部分道路的法定路名仍一头雾水。

  路名设置“不科学”?

  “路名是怎么设置的呢?”采访中,有不少市民对此提出疑问。“就像黄岐山大道,我记得原先的名字是站前大道,让人一听就明白这条路是直通火车站的,很容易就记住了。我觉得原来的名字更贴切,毕竟通往黄岐山的道路还有很多条。”市民林先生说。

  “举个例子吧,从新河村中间穿过的‘十号街’,正式的命名是‘晓翠路’,而经过东泮、沟口的那条路反而是叫‘新河路’,这让像我这样的人很容易将村名与路名混为一谈而记错。”市民王先生说。同时,也有部分市民反映一些路名的设置让人觉得唐突,“不知道起名的依据是什么”?“例如元鼎路、绍兴路、中山路等路名,我想来想去也不知道究竟这些路名在揭阳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市民魏小姐对此表示疑惑。“起路名首先应该让人容易记住,而不应该一味讲求意义,如果太注重其所表达的意义,而起了让人难以记住的名字,那也就失去了路名的真正作用。如元鼎路原叫‘柴街’,我觉得这样叫反而更亲切易记。”魏小姐如是说。

  路名普及有待市民“适应”

  采访中,也有部分市民表示由于原来的路名在心中“根深蒂固”,所以新路名的普及还需要人们去适应。“我也觉得有些路名的设置不容易记住。不过话说回来,路名就跟人名一样,其实都只是一个代号,只要能给人带来便利,叫张三还是李四我觉得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熟悉了就没什么问题了。”某中学的黄老师这样表示,特别是部分外出多年后回乡的市民及外来人口,对路名的熟悉更需要花一些心思。

  此外,也有市民表示部分路名起得非常有特色,要让人记住只是时间问题。“例如莲花大道,之前我还不知道是哪条路的时候,就先把路名记住了。榕城不是有‘水上莲花’的美誉吗?我觉得这个路名就起得很有意义。”市民梁伯说。采访中,“榕华大道、打铜街、进安街、毓秀路、西马路、榕湖路”等路名也颇受市民欢迎。

  带着市民提出的道路命名相关疑问,记者将继续走访有关部门,了解市区91条街道命名的相关情况,为市民解答疑惑。

全国很多城市均有中山路,我市的中山路也早已被市民熟悉。郑楚藩 摄

  (编辑:蔡晓惠)

来源:揭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记者 杨桂青 何小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轻喜剧:阿宝(第一集)

潮汕搞笑短剧:涝屎日本仔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