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市消委会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消委会共接受咨询3439件,受理消费者申诉271件,办结264件,调解成功243件,调解成功率89.6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6.64万元;受理举报案件106件,办结98件。据市消委会统计分析,在申诉和举报的377件案件中,家用电子电器、电信服务仍是消费者的投诉热点。
电讯行业仍是申诉热点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各级消委会共受理申诉的271件案件中,商品类消费申诉112件,占申诉量41.33%,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家用电子电器类71件、食品(烟、酒、饮料)类12件、日用百货11件。而服务类消费申诉159件,占申诉量58.67%,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电信服务106件、邮政服务19件、公共设施服务18件。
根据以上申诉情况,市消委会分析,申诉较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业:一是电讯行业。上半年,受理电讯行业申诉共106件,占申诉量39.11%,占服务类消费申诉量66.67%.申诉主要问题有话费计算有误、充值赠送不兑现、固话和宽带故障维修不及时、擅自更改套餐等。二是家用电子电器类。共受理此类申诉71件,其中通讯器材类申诉26件,占此类申诉的37%,主要反映在手机的质量上,原因是销售商以“人为因素”、“非质量问题”等借口规避“三包”责任,维修商无故拖延维修时间等引起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不满。三是邮政行业。对邮政行业的申诉共有19件,其中反映寄递服务问题16件,占邮政行业申诉84%.主要表现在运输过程中货物损坏不予赔偿、不按协议及时送货上门等服务上。
食品安全问题举报增多
全市各级消委会共受理举报106件,其中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规46件,占举报43%;违反个体私营登记管理法规31件,占举报29%;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10件,占举报9%.
据分析,举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食品安全问题。受理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的举报46件。其中举报食品问题24件,比去年全年此类举报多了9件。主要涉及食品包装上未按规定标注相关信息,违反《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其次是商家销售假冒产品、过期食品等;再次是无照经营。受理违反个体私营登记管理法规32件,其中无照经营31件,占此类举报97%.属于此类举报几乎都是无照经营,涉及的行业有网吧、服装店、加工行业等。无照经营主要是从事生产成本小、不成规模的传统手工业;也有抱着试业心理的日杂店、小副食店等。市消委会工作人员提醒,这些无证经营区域主要分散于偏僻的农村、城中村、社区民房中,隐蔽性较强。消费者一旦发现,应积极举报。
市消委会:
将加大监管查处力度
针对上半年全市消费投诉的情况,为进一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和谐消费,市消委会向有关监管部门及行业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引导服务行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针对电讯行业的申诉量始终居高不下,申诉问题与以往类似的情况,建议加强与电讯运营商的联系,寻求解决存在问题的新方法。二是要加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鉴于目前食品的申诉、举报增多的情况,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类商品的监管,不断强化预警机制、防范机制和监管机制,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继续加大对无照经营的查处力度。严格按照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有关规定,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和执法,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制,充分发挥12315网络作用,注重从群众举报中获取有关信息和线索,及时查处举报无照经营案件。
(编辑:蔡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