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肖彤兰)随着暑假的来临,脱离了学校监管的孩子们仿佛也进入了管理真空期。昨天,我市各初中、小学校纷纷发出《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关注暑假学生安全教育。月季小学还邀请专家,给学生列举了暑假期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就如何防范一一支招,倡导学生暑期放假,安全不放假。
隐患一:提防电子海络因
支招:健康上网保安全
据专家林灿鑫介绍,仅金平分局网络警察大队监控的10多个网站,每年就拦截屏蔽各类不良信息和链接约200多条。2010年,该分局共接到有关网络诈骗报案15起,抓获利用假高考试题诈骗1人,接到青少年因上网离家出走的报案4起。另外,还有多人遭遇网上帐号被盗或网上购物受骗却未报案。
专家指出,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学生很容易受到诱惑而沉迷,会产生依赖、抑郁、烦躁等类似毒品上瘾等特征,所以,在缺乏学校监管的假期,提防电子海络因,需引起家长的重视。
专家支招:学生要在家长引导下,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不单独与陌生网友见面,保障网络安全。
隐患二:提防犯罪侵害
支招:用法律保护自己
有案件显示:外地某校一名学生,在校外遭遇3名小混混拳打脚踢的威吓和勒索钱物。事情发生后,该名学生不仅没有及时跟家长反映情况,也没有向公安机关报案,而是偷偷从银行取出300元压岁钱,雇请了一名17岁的街头混混来当自己的保镖。之后的一个中午时分,3名小混混趁该名学生一人在家之际,闯到其家中,公然翻箱倒柜抢劫其家中财物,并将该生挟持到僻静处勒死。
专家指出,该案件虽然发生在外地,但给我市学生安全敲响警钟。家长应承担起学生的假期监管责任,教育孩子不要随意结识陌生人,避免各种可能产生的意外伤害,提防犯罪行为侵害。
专家支招:在暑假生活中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遇到困难与侵害,要及时报警求救。
隐患三:提防意外事故
支招:安全知识天天讲
每年暑假,总会发生如溺水、触电、车祸、火灾等惨剧,少年学生的安全不容忽视。专家列举说,像没加装防护栏的高层阳台或门窗、无警示标识的池塘江河、家中年久失修的电器、散乱闲置的药品诸如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的隐形杀手。
游泳是许多孩子喜爱的活动,而防溺水安全教育,也是暑假安全教育的重头戏。专家强调,家长务必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做到五个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外出游泳戏水;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到海、江、河、湖、溪、塘、水库游泳;不到无安全措施与防护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专家支招: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和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学会一定的生存自救技能,确保过一个安全、幸福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