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棉湖华侨医院基金会在棉湖镇侨联会领导下,遵循“服务医院、济困扶危、造福社会”的宗旨,勤奋务实,通力合作,以情架桥,以情聚侨,精心谱写“侨”字文章,真情服务社区群众,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在造福社会脱贫奔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会积极争取海外仁翁善长的鼎力支持,投入医院配套建设、救济孤寡、助医助学、扶贫办学等的资金达1600多万元,为社会做了一桩又一桩的好事、善事,取得了侨胞的信任、社会的赞誉和上级党政的肯定。
精诚服务 取信于侨
棉湖是揭西县的重点侨乡,基金会是对外联络的“窗口”。该会是1990年11月14日棉湖华侨医院落成时,由香港乡亲李扬真、吕伯东,泰国乡亲石诗武、许定安四位先生倡议并带头每人捐资60万元发起组建的。在运作中,该会以“我去服务”为座右铭,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一是做好接访服务。积极配合当地党政,热情接待海外侨胞、外国朋友,向他们介绍棉湖镇的发展变化、侨联工作等方面情况,以及基金会的善举,争取各界人士更多的了解和支持,提高棉湖镇及棉湖华侨医院基金会的知名度。二是做好来信、来电服务。对侨胞来信来电和侨属托办的事情,该会都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妥善处理,博得了侨胞、侨属的信赖,在工作中树立了威信。三是做好后勤服务。海外侨胞回乡观光旅游、休养治病等,该会都主动衔接,登门拜访,使侨胞对基金会建立起亲切感和信任感。
精心的服务,坦诚的情怀,使基金会在对外联络,造福社会中充分发挥了“窗口”效应,得到海外侨胞的鼎力支持。自基金会成立以来,该会先后共接受侨胞捐款110多宗,计人民币1600多万元。
尽责尽力 服务医院
基金会把服务医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从推动医院上规模、上档次出发,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紧密配合,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配套建设。该会仅有四位工作人员,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以一当二,以单位为家,主动加班加点,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顽强的毅力,人们都为之佩服。医院开业后,特别是在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中,基金会积极配合院务部,切实做好各项达标的配套,使医院于1996年3月顺利通过“二甲”评审。十多年来,基金会投入医院配套建设的资金达821万元。
扶危济困 雪中送炭
基金会在服务医院的同时,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使经济困难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孤寡老人得到照顾,也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不致失学。通过大家的通力合作,该会帮助孤儿特困户儿童入学1830人次,拨出款项103万多元;为孤寡无依、外省民工等困难患者助医赠药1670人次,拨出资助款189万多元;创办老人活动室,支持敬老院配套老人生活用品,以及帮助解决孤寡老人改善居住条件5宗,投入资金36万元。
扶贫兴学 奉献爱心
为配合棉湖镇政府改善办学条件,基金会积极穿针引线,争取海外热心公益人士捐资支持棉湖镇老城区居委修缮、配套幼儿园,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各种关系,该会多次争取到海外侨胞的支持,如旅泰侨胞石诗武先生捐资港币135万元,兴建解放路小学教学楼和综合楼;旅泰侨胞王邦超先生捐资港币100万元,兴办植槐幼儿园等等。至今,该会帮助老城区修建幼儿园和支持贫困地区办学等公益事业共72宗,拨出款项共410多万元。
由于该会对社会孤寡无依、外省民工等困难患者助医赠药,对辖区内孤儿入学及医疗费用负责资助,对孤寡老人、特困户生活予以照顾,对社会福利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博得市、县、镇党政的赞扬。《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汕头日报》、《揭阳日报》、《揭阳侨声》和揭西《乡情》等报刊,多次对该会的工作做了肯定的报道。基金会多次被评为“揭阳市热爱儿童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揭阳市侨联系统先进单位”,2007年荣获揭西“金山奖”银匾,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侨联系统“先进集体”。小小基金会,能够释放出偌大的能量,为社会奉献出一束束光和热,给人们以莫大的鼓舞和启迪。
(编辑:蔡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