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寻找慈善大侠“宋光明”

小患者受到热心救助。

汕头特色为善隐身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即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如同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汕头人的慈心善举有其深厚土壤,更有其独特之处——做好不留名,这是汕头慈善的鲜明特点。汕头没有张扬的陈光标,却拥有无数的关微,他们的身上浓缩着最纯粹的慈善情怀,高高扬起的是最鲜艳的慈善精神旗帜。

原是爱心群

本意送光明

在汕头的慈善江湖中,有一位隐形大侠,他在汕大医学第二附属医院捐建了儿童白血病慈善基金。由于基金捐赠人不愿公布身份姓名,也从未在媒体上露过面,一直以来,极少有人知道这位好心人究竟是谁。不少市民对于这个隐形大侠充满了好奇,坊间有人称其宋光明。

宋光明是谁?是男还是女?是胖还是瘦?不仅众多受助对象从未见过恩人的庐山真面目,连医院的不少医护人员也不知晓宋光明是何许人也。难道正如网络流行语所说的那样:哥只是个传说?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决定寻找宋光明。

从不接受当面道谢

记者来到汕大医二附院儿科二病区的住院病房,找到几位曾经接受过儿童白血病慈善基金救助的患儿。

患儿小榕的母亲告诉记者,去年初她5岁的女儿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正当他们准备放弃治疗时,在医生的建议下申请了基金救助,最终女儿的治疗得以继续,目前病情得到了良好控制。当她决定找救命恩人当面感谢时,却被告知对方只希望默默行善,从来不愿接受当面道谢。

患儿小晋的家长则告诉记者,儿子患病以来已经接到了六七万元的慈善基金救助款。和其他受助患儿家长一样,他也从未见过基金捐赠人的庐山真面目,只是在一次医院举行的联谊会上,孩子们收到过基金捐赠者委托友人送来的书包、玩具等礼物,不过这位自称捐赠者朋友的男子并没有透露太多信息,送完礼物就匆匆离去,并没有和受助患儿家长有过多交流。

至今仍在潜水

一些受助的患儿家长们也在纷纷猜测宋光明的真实身份,有人说是企业家,有人说是医务工作者,也有人说是患者家属。

记者带着种种疑问向医务人员打听求证,但大多数人都表示不知情,个别医务人员则笑着表示:不便透露。还有医务人员表示,确实曾见过宋光明本人,但由于受对方所托不能透露基金捐赠者的个人信息。原来,宋光明一直与医院的极个别工作人员单线联系,每次捐赠活动也总是请朋友出面主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持潜水状态,绝不浮出水面。

宋光明是爱心群体

尽管医务人员的守口如瓶让宋光明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但经多方打探,记者得知,其实宋光明并非基金捐赠者的真实姓名,而且基金捐赠者不止一个人,而是多名爱心人士组成的小群体!

自2007年开始,基金捐赠人每年会投入20万元无偿帮助有需要的患儿,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赠了80万元爱心基金,资助了10多名患儿顺利接受白血病治疗。而该基金的最初发起人是身为汕头本地人的蔡姓姐弟俩,后来,在两人的感召下,他们的朋友以及一些社会爱心人士也陆续加入到这个爱心行列当中,多年来他们只行善,从不留名,只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被白血病困扰的患儿及其家庭。人们缘何称之为宋光明,或许其本意便是能为白血病患儿送去光明。

是否能找到宋光明或许并不重要,因为,在汕头有太多太多的宋光明,他们的精神是这座城市巨大的财富。

宋光明仅为慈善汕头感人范本之一

符号显大爱一数一箩筐

汕头人做善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匿名。

汕头慈善事业的最大特色是什么?隐身。

长期以来,在汕头有数不清的热心人士温情地关注着弱势群体,慷慨解囊扶贫济困,但他们从未留下真实姓名或者片言只字。他们中,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关先生,有默默捐助湖北苦瓜兄弟的你的读者,有向汕头慈善总会汇款10万元爱心款却连荣誉纪念牌匾都不领取的吴南山,有无数次快速反应扶助困苦人群却从未露面的陈女士,有长期帮助乌桥困难群众的两位郑先生这一串熟悉而温暖的名字,汇成了慈善汕头的范本中最精彩感人最回味无穷的一页。

汕头关微感动广东

关微是谁?从未有一个新闻人物的神秘身份让汕头人如此感兴趣,如此焦急地希望揭开谜底。这些年来,关微总共捐出了多少爱心款?这个问题连他本人也难以说清,保守的估计,他行善捐款已经达到数百万元。即便他实至名归地获得广东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人们还是无法解开谜团关微到底是谁?

捐款十万寂静如山

在汕头慈善总会,一提起吴南山这个名字,大家都感到十分亲切钦佩,就是这位在银行汇票附言中署名吴南山(美国)的神秘热心人,一次性捐赠汕头慈善总会10万元人民币用于扶贫济困。时至今日,捐赠证书和捐赠牌匾还保存在慈善总会,因为,神秘的吴南山一直不肯露面,留下了一个像关微一样的谜团。慈善总会经过多方探访寻找,也只是了解到,吴南山是美籍华人,在汕头创办有商业机构,他做好事、善事从来不露脸。

郑先生原是两个人

多年来,有两名神秘的郑先生,一直默默关爱乌桥岛的困难群众,低调乐捐的郑先生,给乌桥困难户留下深刻印象。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郑先生其实并非单独一个人,而是2个分别从事不同行业的热心企业家,分别从事服务行业和建筑行业,他们都姓郑,但极少抛头露面。有一次记者逮住机会要采访郑先生,他们低调回避:这是回报社会的一点心意,不值得张扬。

陈女士就是我姓名

在汕头的慈善事业中,陈女士这个名字一次次地出现,在困难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捐出数目可观的善款扶助困难群体渡过难关。只要媒体刊登求助者信息,陈女士总会委托信使前来捐款,而且数额不菲,少则数千,多则上万,有时甚至放下厚厚一叠钞票,简单地表示:哪个困难群众需要就捐给谁。

记者曾经有幸和陈女士通过电话,诚恳地询问她的姓名和身份,她笑着说:名字只是个符号,我叫什么并不重要,你们就叫我陈女士好了。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汕头人做好事善事总这么低调?答案很简单,因为那是一颗实实在在、淡泊宁静的慈善之心。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佚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帮忙

潮汕爆笑喜剧:西游记(第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