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彤兰)昨天是2011年汕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第一天,我市92418名考生轻松步进考场,接受史上最严中考的检阅。
据了解,今年中考全市共有考生92418人,比去年增加了4000多人,创下中考历史新高。另外,全市设有考场81个(考点91个),中考试室3123个,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潮阳区依然是考生最多的一个区,其中,仅潮阳区中寨居委的和平考场就设有试室100个。与此同时,作为革命老区的潮南区雷岭、红场也分别设有雷岭中学、红场中学2个考场。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考纪、考风的具体措施,今年中考堪称史上最严,全市各考场首次全面启用金属探测仪进行安检,同时,严格要求需要自带饮水的考生,一律只能使用透明杯。昨天,记者在考场外看到,多数考生均能按要求自备透明杯,并且自觉放弃佩戴金属质饰品。另外,由于今年中考对监考员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新的纪律要求,昨天,各考场的主考、监考人员均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考官在完成第一天的考务工作后告诉记者,自己一整天都绷紧了神经,哪怕是对考务过程的一个细节,都不敢掉以轻心。
记者采访了解到,昨天,考场外同样严阵以待。一些学校的初三年级老师在场外迎送学生,为考生鼓劲。与此同时,为防止利用现代通信工具进行作弊,考场外,教育、公安、无线委、电信等多部门相互联动,派出流动监控车辆,对考场周围的异常无线信号进行严密监控。据悉,全市共出动约300多名交警,增强考场、考点周边路段的交通疏导,以确保考场周边交通的通畅、有序。
按照统一部署,从20日至22日,全市中考考生将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7个学科的考试,7科总分850分。昨天上午开考的是语文科,下午开考的是思想品德、历史。多名考生告诉记者,今年中考的语文科难度不是很高,基础知识比较多,让人颇有信心。
本报讯(记者肖彤兰)昨天上午是中考语文科考试。据步出考场的学生回忆介绍,今年的中考作文题,要求按照提供的参考材料,写一篇《前行》的命题作文,标题中必须含有前行的词语。记者采访发现,多数考生认为今年中考作文题不算太难。
最严格——
装水杯子清一色透明
昨天是中考第一天,记者7点40分来到聿怀初级中学考场发现,离正式开考还有一个多小时,门口已经站满了等候进入考场的学生。同学们三三两两站在一起,大多神情轻松,有说有笑。
此次中考首次规定,考生需自带饮水的,一律使用透明塑料杯。记者注意到,除了带齐考试用品外,很多考生还自备饮品,而装水的杯子,都是清一色的透明塑料杯。考生小林和同学一早结伴来到考场,她告诉记者,考试前老师特别叮嘱大家,如果需要自带饮水的,最好是使用透明的塑料杯,方便检查。之前一直使用不锈钢的保温杯,这次妈妈特地给我买了这个新的塑料透明杯。小林说,考试期间很少喝水,自带饮水过来是以备不时之需的。
最淡定——
陪考场面不再热闹
上午8时24分,家长黄女士搭着女儿的肩膀走到市丹阳中学门口,目送女儿进入考场后随即转身离开,不陪考了,免得给孩子太大压力。黄女士朝记者摆摆手。而此时距离首场考试还有半个小时,这个容纳上千名考生的考点门外早已静悄悄,没有送考大军驻足的身影,没有送考车辆争挤的景况,以往孩子室内考,家长室外‘烤’的经典画面也消失不见。
相同的情况发生在市区多个考点。记者采访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中考首日的送考大军缩水了不少,而比起高考,中考的陪考场面则更为冷清。负责学校门卫工作的一位大爷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这份工作已有8年,亲眼目睹了这几年陪考大军规模的变化。几年前,校门外陪考者比绿阴还多,很多家长不得不站在太阳底下翘首等待考生;如今,陪考大军已失昔日壮观,还未开考,不少考生家长就都散去,校门外空荡荡的。
最有经验——
考完高考送妹中考
上午8时30分左右,在市金园实验中学门口,考生陆续走入校门,送考大军也渐渐散去,有一位学生模样的孩子仍站在路边,一手拿着纸巾,一手抬起挡住刺眼的阳光,伸长脖子望向考场,举止引人注意。
我不是来考试的,是来帮人加油鼓劲的。她笑盈盈地指着考场向记者解释说,她是金山中学的高三毕业生小李,参加完高考后,如卸重负,不必每天起早贪黑温书。但是昨天,小李却特地起了个大早,再次将自己高考时用的圆珠笔、橡皮擦、尺子、手表等一一放入透明胶袋中,递到家中另一名考生的手里。今天是妹妹参加中考的第一天,我代替父母来考场为她加油鼓劲。小李说自己送考的目的很简单,一来可以给妹妹鼓鼓劲;二来从考试的参与者转变为旁观者,她也能置身考场外,体会一下家长送考的一番苦心。本报记者郑于蓝蔡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