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禁烟令”能否撼动积习?

○核心提示

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禁烟令发布至今已经10多天了,禁烟效果如何?能否撼动烟民的积习?记者日前走访了我市多个公共场所,发现部分市民禁烟意识有所提高,但整体控烟效果尚不理想,一些公共场所吸烟者对禁令置若罔闻,吸烟行为劝而不止。

【记者直击】

候车室:显眼处贴上禁烟标识

市区各大汽车站的候车室是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场所,乘客吸烟的情况如何?近日上午10时,记者在中旅长途客运站候车室看到,室内各处显眼位置都贴有禁止吸烟的标识。当时正值车站发车高峰期,候车的乘客络绎不绝。记者逛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在候车室吸烟的乘客。有意思的是,期间有一名候车乘客拿出香烟,叼在嘴上,记者本以为他要点燃香烟,没想到他从裤兜里拿出打火机后,走到候车室外才开始过把烟瘾。

随后,记者来到附近的中旅短途客运站候车室,虽然该候车室面积不大,但室内的墙壁同样贴有禁烟标识。记者观察了半个小时,没有发现乘客在室内吸烟。在该处候车的乘客林先生表示,自己是一名烟民,烟龄有6年,但一般在公共场所看到禁烟标识都会忍住不吸烟,有时候烟瘾来了,就到外面吸。

医院:吸烟行为屡劝不止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医院,发现各家医院都在显眼处张贴了禁烟告示,有的医院还在户外空旷地方设置了吸烟区。不少医护人员表示,近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禁烟宣传,医院内的吸烟现象确实有所收敛,但还是有不少烟民不顾劝阻,随时随地吞云吐雾。

记者采访发现,在一些医院的住院病房,极少见到吸烟者。有医护人员告诉记者,通常大部分住院患者及其家属都比较自觉,偶尔看到有人吸烟只要上前制止,吸烟者也都比较配合。不过,在一些医院手术室外的走廊或楼梯间,记者就发现了不少吸烟者,几名正在吸烟的患者家属表示,在等候亲人手术的过程中感觉有些紧张,所以忍不住吸支烟来舒缓一下情绪。

在一些医院的门诊挂号大厅及急诊大厅内,记者发现吸烟者同样屡见不鲜。有的烟民在医院工作人员劝阻后配合地灭掉了手中的烟,但工作人员刚一转身,他们又从兜里掏出另一支烟吸了起来。

餐饮场所:服务员为顾客递上烟灰缸

餐馆里也禁烟么?不让吸烟干嘛摆烟灰缸?在市区一家餐馆内,当记者告知公共场所禁烟时,有不少食客都表示没听说过,甚至还有人直言餐馆里禁烟难以接受。

记者来到市区一家餐饮店,刚一进门,就看到几名消费者手持香烟悠闲地吸着,而餐厅服务员对此视而不见。当有顾客要求多拿一只烟灰缸时,一名服务员迅速找来烟灰缸递给顾客。有服务员表示,店员如果劝阻顾客吸烟有可能会伤了和气,甚至还可能影响到生意,所以一般不会主动劝阻吸烟行为。

在中山路一家奶茶店内,记者看到现场烟雾弥漫,空气中充满了浓烈的烟味,几乎每台桌子都围坐着几名正在吞云吐雾的年轻人,店内服务员似乎也对此现象习以为常,丝毫没有要劝阻的意思。

【市民意见】

只劝不罚不够给力

市民建议制订符合汕头的处罚条例

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不少人对禁烟令都拍手称好,不过也有市民认为应该配套相应的处罚条款,以进一步加强禁烟力度。

市民小珊表示,最近看到不少公共场所都设置了醒目的禁烟告示和标识,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她感觉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明显比以前少了一些。而市民蔡先生则直言,禁烟令光禁不罚还不够给力,如果遇到固执的烟民实在不听劝阻也拿他没办法。

市民陈伯还建议,我市应该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制订出符合汕头自身实际情况的相关处罚条例,明确处罚标准,建立专门的执法队伍,规定严格的执法程序,真枪实弹地将禁烟进行到底。

【部门声音】

劝阻吸烟,公共场所有责任

但相关规定亟待完善,执行处罚有难度

市卫生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同时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这也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履行的责任,我市相关管理部门将按照要求积极开展禁烟工作。

该负责人介绍说,无论是针对吸烟者还是公共场所经营者,细则中都未提及有关处罚的内容,因此,公共场所虽有劝阻吸烟的责任但无处罚吸烟者的权力。另外,根据我省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规定,禁止在医院、影剧院、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内、大中型商场、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会议厅(室)、体育场馆、学校和专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吸烟。同时,对于违反相关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处以一百元以下罚款。该条例虽然对于禁止吸烟场所的吸烟行为有了相应的处罚标准,但由于执法主体并不明确、详细处罚程序有待完善等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处罚难以执行。

据介绍,目前我市除了通过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控烟、禁烟的良好舆论氛围,并加强落实公共场所经营者的相关责任外,主要还要靠吸烟者自觉禁烟。

本报记者邓丹丹

见习记者杨立轩/文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佚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神偷

潮汕本土电影:D恋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