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8日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今年的母亲节。随着西风东渐,母亲节这一个泊来的西方节日现在是越来越被重视。四月底开始,市区不少商家就都开始适时推出一系列诱人的促销优惠活动,而部分市民也乐于捧场消费。一些民俗专家担心人们热衷于过洋节,会怠慢传统节日甚至致其有所流失,采访中记者却发现,现在热衷当“节奴”的人群,并不会侧重于是“洋节”或者“传统节日”,只要是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相契合,利于庆祝交往或增进感情的,均会被安排上议程,想方设法变着法子欢度节日。
采访对象:琦琦
工作所在地:广州
采访方式:远程采访
琦琦自述:本周日,母亲节款款走来。我呢,按惯例,五一节在单位已经主动加班,预定周六开始请假和老公开车回揭阳。在舅舅的倡议下,我们大家庭已经连续五年选择在母亲节,和外婆外公、舅舅舅妈、姨父姨妈,表家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家眷们一大家子大团聚。因为老人家们一直不肯过生日,而春节传统的习惯一般又都是各自在婆家过,一家子又分散在不同地方,五年前在舅舅的组织下开始有了母亲节的“大家子庆”,大家谈谈心叙叙旧,气氛特融洽温馨,老人家也开心,几年下来,也就成了惯例。
采访对象:子帆
工作地方:医院
采访方式:喝茶详聊
子帆自述:工作性质所致,我们这些医护人员看惯了生老病死,可能也更懂得了世事的无常,人们相处的短暂和健康与生命的弥足珍贵,更懂得惜福。其实关于洋节对于传统节日的冲击,我觉得不必过分忧虑。现代人更多是已经超出了生存的生活状态,进入到追求质量的生活状态,很多时候热衷过节,其实是给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多找一些宣泄的方式,想方设法变着法子让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亲人觉得幸福有理而已。我喜欢在母亲节陪着爸妈,给他们做做按摩,喝喝茶聊聊天,顺便看看家里有什么需要添置或修理的,平常虽说是工作真够忙会疏漏些啥,节假日总会尽量抽出时间,寻找机会弥补。
采访对象:晓凌
工作地点:私营鞋店
采访方式:购物顺便采访
晓凌自述:我经营这家鞋店已经多年,刚开店的时候并不懂得母亲节会有什么不同的商机。后来才知道,母亲节是偏大码、低跟、高质量皮鞋与皮凉鞋的“春天”,不少人会选择在母亲节前夕给四五十甚至六七十岁的妈妈买高质量的舒适型鞋子,以前的人可能是劳动量比较多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穿的码数一般比现在很多小年轻大些,开店第一个年头并不懂,没有做好储备,现在都会备足货源,这么好的商机,说什么也不能错失。我自己也喜欢在母亲节买康乃馨送妈妈,虽然她口里老是嗔怪浪费钱,可我看她更多的时候是美滋滋地偷着乐。我表姐从小寄养在我家,已婚的她这几年母亲节都会给我妈买衣服,老妈也会怪她浪费钱,可转身却总向她的老姐妹夸我们姐妹俩够贴心。
……
历期两周的采访,我一改原来写市场稿的初衷。其实,人们在母亲节选择的是送上珠宝首饰或者大餐一顿或者其他,甚至是商家又会有怎样的消费优惠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以及这份热情所衍生的对于节日的新诠释。这又何曾不是在表达着对人们缔造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母亲节和更多其他的温馨节日吧,不管是“传统节日”或者“洋节”,只要它带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伙儿就乐当“节奴”吧!
(编辑:蔡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