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头年均雷暴日达48天

潮阳一处建筑物顶部遭雷击后墙角破缺。

◆目前我市开始进入雷暴多发季节

◆城区防雷设施未定期检测及村居没安装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本报讯(记者黄泽春)目前,我市已经开始进入雷暴多发季节。记者昨天走访市防雷中心了解到,汕头是雷电的多发区,平均年雷暴日为48天,最多时更是出现一年高达80天的情况,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然而,时至今日,中心城区有关单位业主已安装了防雷设施却不主动申报定期检测,以及农村地区民宅等建筑物没有安装防雷装置的现象,都还比较普遍。

感应雷成罪魁祸首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雷暴多发季节应防‘直击雷’和‘感应雷’!市防雷中心负责人郑玲珠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我市发生的雷电灾害中,感应雷更是罪魁祸首。

据介绍,直击雷是落地雷,它是云体与地面(特别是突起物)之间,由于带电的性质不同,形成很强的电场把大气击穿,从而击坏放电通路上的建筑物与输电线,击死击伤人畜等。而感应雷则为间接雷,是感应电荷放电时造成的。感应电荷是由于雷雨云的静电感应或放电时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建筑物上的金属物体(如管道、钢筋、电线等)感应出与雷雨云相反的一种电荷。电磁感应还可以使闭合回路的金属物体产生感应电流,在导体接触不良的地方,造成局部发热,这时易燃易爆的物品也是十分危险的。

目前,由于电视机、电话和电脑等家电用品越来越普及,高层建筑增多,防盗门、铝合金门窗等金属建材的使用也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预防感应雷击自然显得更为重要起来。据了解,最近几年来,我市发生的雷电灾害以弱电设备感应雷击事故居多。这主要是此类电器设备的原件耐压水平较低,比较敏感,在突然出现的雷雨天气中,市区部分单位和家庭的电脑等设备便往往相继中招,有的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防雷薄弱环节是农村

随着我市不断加强防雷装置的检测和管理等,目前市区防雷环境已有明显的改善。但能够定期主动申报防雷设施检测的单位及业主还是很少。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些单位及业主在防雷安全的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往往认为安装了防雷设施就可以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有的甚至抱着侥幸心理,自以为雷公光临的概率太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市区大多数单位及业主便不会自觉申报定期为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有的装设在建筑物顶部的防雷设施因屋顶改建等原因已经失效多时,但有关单位或业主竟然还不知道!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市防雷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在农村地区。据气象资料统计,我市发生的雷电灾害事故,在农村地区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远远多于城区,雷电导致用电设备受损的事故在我市农村地区也时有发生,有时占了将近4成。

可以说,广大的农村地区是雷电灾害的重灾区。市防雷中心一名专家告诉记者,造成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群众缺乏防雷知识,防雷意识淡薄。有的农民拿着金属农具冒着雷雨在田间作业,有的菜农常年住在无防雷设施的草棚里。二是农村房屋多为农民自建,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建时也没有安装防雷装置。三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家大量使用电脑、电话、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电器设备,供电线路、电话线路、电视接收天线架空入室,乱拉乱接现象随处可见。一旦遇到雷暴天气,这些设备容易直接遭雷击或感应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危及室内人员。

来源:汕头都市报   责任编辑:佚名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变色龙(第三集)

潮汕爆笑喜剧:打电话-2011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