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头赶上正当时,汕尾能够不当尾”,这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008年到汕尾视察时提出的。此后两年间,汕尾市甩掉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落后的“尾巴”。
据了解,去年以来,汕尾市共签约、开工、竣工项目230多个,投资总额达1400多亿元,为该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位于红海湾海岸线上的海丰小漠港、陆丰甲湖湾也被列入广东省“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该口岸全方位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汕尾位于粤东地区,有455公里的海岸线,早有“小香港”之称,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个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根据地。但这个红色老区的经济发展并不理想,各项经济指标在广东省长期居尾。
为使汕尾尽快得到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让深圳重点扶持汕尾,并支持两地合作建立“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为支持该区的建立与发展,汪洋曾先后五次对该区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已全面启动,各项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先后引进云计算、灏芯微电子、天洋太阳能光伏、雅芝TFT-LCD生产线等带动效应明显的电子信息项目,恒兴水产科技、科亮特太阳能路灯等多个高新技术项目也将落户该园区,该园将于今年5月1日前挂牌成立。使红色老区“蓝色经济”得到发展。
据汕尾市委、市政府官员介绍,2011年该市预计将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0%、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8%的跨越式发展。
汕尾市官员表示,汕尾将抓住机遇,以实现“五年大变化”和全面“砍掉落后尾巴”为目标,深入实施“深汕合作、海岸经济、宜居城乡、民生为本”四大主线,致力建设电力能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旅游休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六大基地,加快融入珠三角,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活力、人文、和谐、清新”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