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强市、提高汕尾发展的软实力,是推动跨越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汕尾和争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的有效途径。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通过的《汕尾市实施文化强市规划纲要(2010-2015)》为大力发展汕尾市文化事业,提高汕尾市发展软实力,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目标、方法、路径、保障等等。但凡要办好任何事情,干好任何工作,总得找准办事干工作的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就有了实施的正确途径,从而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汕尾市“文化强市”这项浩大工程亦然。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因而笔者认为:既然是“社会现象”,既然是一种“产物”,那文化也就有了俗文化(大众文化)和雅文化的层次之分,而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的辩证统一和结合,也即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的“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辩证统一和结合,实际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主旋律的辩证统一和结合,也更是我们汕尾“文化强市”的切入点。下面笔者就如何把“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即俗文化和雅文化结合起来提出两点建议。
一、抓住“主旋律”,打好“汕尾文化”品牌
汕尾的“土著”文化,是能唱好“主旋律”的,它们早为汕尾打出了响亮的品牌,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汕尾的蓝天碧水;汕尾的文化底蕴;汕尾许多由民间艺人长期传承的文化产物,如渔歌、皮影剧、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滚地金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他的许多地方传统文化,均是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结合的优秀代表;还有现在汕尾市许多地方出现的群众性“广场文化”,也正在为填补各方文化贫瘠做出努力——这些都是汕尾现在的文化品牌。打好“汕尾文化”品牌,让汕尾的正面形象再次凸立在世人面前。就像一说到老一辈革命家彭湃,就会想到海丰的苏维埃政权;一说到“南万椎涛”,就会想到陆河南万的红椎林生态公园;一说到渔歌、皮影剧、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滚地金龙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我们汕尾其他的许多地方传统文化,就会想到宜旅宜居宜创业更宜发展的广东汕尾,勾起一股“奔向海陆丰”的心潮。毫无疑义,只要我们唱响“主旋律”,打好汕尾的文化品牌,就完全能够收到汕尾“文化强市”的效果。
二、做到三个“必须”
一是必须加快步伐,提高大众文化组织者的素质。
现阶段由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大众文化形式,由于组织者的思想水平和专业素质等原因,大部分也就只是停留在热闹热闹表面的层次上,有的也仅以自娱自乐为目的。我们要应尽早预测其走向,同时不能让其总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应切实结合汕尾市 “文化强市”的内涵,把它们塑造成“生力军”,塑造成 “文化强市”不可忽视的一支强大力量。相关部门应切实重视这强大“生力军”导向作用,有关部门联动,尽早对组织者施以思想素质与专业水准的培训和引导,以彻底摒弃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使这支强大的力量牢牢的依附在汕尾市“文化强市”的“主旋律”上,始终成为我们“文化强市”的和谐音符,始终活跃在我们“文化强市”的广阔舞台上。
二是必须提高大众接受雅文化的水平和小众接受俗文化的能力。由于耳濡目染的缘故,本地民众对于大众文化的接受能力大大强于对雅文化的接受水平,而部分同志,对现有的大众文化却觉得不够雅,总是无法适应,这实际上都是“心理定势”在起作用。大家都熟悉的鲁迅先生,在其《社戏》里有场景描写:小旦咿咿呀呀的唱或老旦踱来踱去甚至坐下来的唱,有些观众,特别是喜欢看热闹的小观众就无法忍受,这就是“心理定势”的一种表现。这正像我们的白字戏,夜静更深时舞台上的 “咿啊咿嗳嗳咿嗳咿嗳——”之旋律是引人入胜的,这是大众喜欢的唱腔,也恰恰正是白字戏唱腔的精髓所在,但也有些人觉得其节奏缓慢,从心理上无法融入。大众与小众的这个距离,正是“文化强市”的最大障碍。我们知道,没有俗文化就不会有雅文化,雅文化源于俗文化,是俗文化的升华。所以,我们应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多为我们的俗文化提供源于生活的作品,并锻造高于生活的精品;用雅文化包容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并在大众中推而广之。创造“雅俗共赏”局面,用“雅俗共赏”之举,熏陶出大众与小众各自对心目中的雅俗文化互相认同的感情,从而打破 “文化强市”的心理障碍。
三是必须注意保留俗文化的精髓,并着力促其向雅文化方向靠拢。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区别是相对的,并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化,它们都有各自的精髓和糟粕。认识这一点很关键。如发源于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民间戏曲的国粹京剧,原本就生存于民间,属俗文化;但有些风靡一时的文化,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逐渐不为大众所认同而慢慢隐身,如我国的甲骨文,现在就仅为部分专家作专业研究,或作为书法作品等之用。而我们土生土长的渔歌,却也曾经冲进中南海,并在歌曲、国产电影里还屡屡出现它优美的旋律,汕尾市现在还有与几个稀有剧种同时存在的许许多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许许多多其它的地方传统文化,能经年历代长久不衰,并多次在高雅的场合留下过它们的倩影。说明了这些文化产物得到方方面面鉴赏者的认同,这就是必须利用各种方法保留的精髓。当然,由于它土生土长,由于它的“俗”,必然会带着一些我们已意识到的或者是还没意识到的糟粕,那就绝对是必须遗弃的。而大众也在翘首期盼雅文化早日在汕尾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