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汕头全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发出动员令

●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在全市上下形成重点项目建设大会战

●以全新的理念指导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确保主动对接、全程服务

●采取“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的方法,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联动推进的态势

昨天上午召开的全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发出动员令,号召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动员、部署、督促重点项目建设,立下军令状,鼓足干劲,奋战300天,打好重点项目建设大会战,掀起重点项目建设新高潮,带动全市各项工作协调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加快建设幸福汕头打下坚实基础。市委书记李锋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解放思想,把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当作施展自己才华的大舞台,当作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以更新的理念、更旺的斗志、更高的要求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宗泽对完成好重点项目的目标任务作动员部署。

据悉,“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安排重大项目72大项,投资约3949亿元。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143个,总投资1064亿元。

李锋在讲话中指出,重点项目对实现“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是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汕头的重要支撑,是“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中之重。要鼓足干劲,奋战300天,打好重点项目建设大会战,拿下“十二五”规划制高点。今年要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5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000亿元,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带动全局,在全市上下形成重点项目建设大会战。

李锋要求,要以全新的理念指导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确保主动对接、全程服务。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重点项目一盘棋”的思想,要有主动对接的意识、全程服务的意识,做到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加快推进。各项目单位要坚持“快”字当头,合法高效,实行“扁平化”管理,效率程序并重,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尽量集中审批,尽快完善立项、土地、环评等前期手续,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李锋强调,要积极主动与战略合作伙伴和上级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争取最大支持。对于各大战略合作伙伴,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拿出特区的办事效率,做好该做的工作,积极帮助合作伙伴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争取他们不断扩大投资,扎根汕头长远发展。

就如何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统筹协调和督查监管,全力掀起重点项目建设新高潮,李锋强调,对今年的重点项目必须采取“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的方法,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联动推进的态势。要加强领导,靠前指挥;抓好协调,加强统筹;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加强监管,确保规范。新闻媒体也要开辟重点项目建设专栏,积极跟踪报道,形成大干快上的浓烈氛围,形成监督力量,给先进者添动力,给后进者加压力。李锋还要求,在抓好今年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工作。

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和重点振兴产业,适应汕头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继续谋划落实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做好“十二五”时期各个项目的安排。

蔡宗泽指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要重点解决好落实责任、征地拆迁、建设用地、资金保障、审批管理等问题。要进一步建立项目责任人制度,形成专门机构和专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所有项目都要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倒排工期,提出开工前的工作方案。市政府将根据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牵头负责。要严格执行征地拆迁补偿规定,切实保护好被征用土地者的利益。要统筹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优先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等重点项目,重点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倾斜。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性资金,盘活城市有形和无形资源,通过经营城市来筹集建设资金。大力鼓励民间投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要加快研究出台加强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重点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建设。

市委副书记邓大荣主持大会。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市中级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纪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厅级干部,市长助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各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分管发改工作的区(县)领导和区相关部门领导;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中直和省直驻汕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市重点项目建设单位代表参加动员大会。

澄海区、濠江区、市发改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和东部经济带管理中心等六个单位负责人在会上作发言。

来源:汕头日报   责任编辑:陈静莹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爆笑喜剧:催眠-2011贺岁片

潮汕爆笑喜剧:学话-2010贺岁片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