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们在民俗大师钟敬文侄孙辈和当地钟氏村民的带领下,沿着盘山道路,攀爬上与陆丰交界的海拔700多米的东山。当地村民指着距离顶峰不远的一处小山谷说:这就是我们钟家祖辈种植的老果园。山沟里杂草丛生,长得比人还高,除了几棵10米高的荔枝、龙眼树外,其余的全都淹没在杂树茅草之中。
为探明果园的现存状况,我们在深圳民俗学者曾祥委的带领下,硬闯进这片密不透风、满布荆棘的古果园中,到达钟氏祖先看守果园的房屋墙基旧址,查点果树的数量和种类,发现有的树身上已经被山下村的村民标上了果树名称。
这片果园,历经170多年风风雨雨,现犹遗存着杨梅、柿子、沙梨、肉桂、山楂、龙眼、荔枝等果树160多棵,面积约18亩。其中百年以上连片果树50棵左右,最大一棵荔枝树树身直径约1米,成为省内极其罕见的成片生长的百年果树林。由于多年没人管理,眼前的柿子树、山楂树已经呈现枯萎的现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片珍贵的果树林现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据村民介绍,这片果林约在200年前的清嘉庆末年开始种植,并在以后岁月中陆续栽种,树龄至少在170年以上,是钟敬文的太爷爷,从附近的平东镇塘北村移居山下村时所种。至清道光年间,钟敬文的爷爷扩大了种植面积,顺着这条肥沃的山沟向下种了不少果树。最后一次果树为民国初年少年钟敬文及其五叔所栽植。解放后,这片果园一直由山下村生产队所经营,至1989年后,因无人管理而荒芜至今,但古老的果树犹年年开花结果。前几年村里有人想把这片果园出租给种桉树者,遭到钟家后代的阻止而免却毁林之厄。如今,东山这片清嘉庆至民国初年种植的果树园,经海丰县林业局平东镇林业站派员前往勘查,初步测定有相当部分树龄至少在170年以上,是汕尾市内人工种植的唯一成片生存的古果林。现海丰县林业局和平东镇政府已向省林业厅申报“百年生态古果园”的报告,有待省林业厅派出专家前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