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挖掘安济圣王巡游庙会民俗活动文化价值

潮州安济圣王的巡游,始于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1771)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安济圣王誉名海内外,影响极广,每年巡游队伍极为壮观。研究挖掘潮州安济圣王的巡游庙会民俗文化活动文化价值,对推动潮州旅游旺市及文化观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今年三月,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同志为安济圣王庙题联:“安民济世为官崇善名千古,扶桑扬德还里思敬达当今”。这一联对,对安济圣王庙民俗景点的文化价值作了高度的概括。

一、安济圣王巡游庙会文化特性,是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化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文化互相交融、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潮州安济圣王的巡游,每年潮汕各县(包括客属梅县、大埔、丰顺等)的善男信女,赶来进香祭拜,场面火爆。二百多年来,安济圣王庙会带动了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潮人和原潮州府属各县庙会的发展,如梅县有安济圣王行祠,程乡、松江、俗号、恶溪庙(安济圣王所在镇水患),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都相继建立青龙古庙。(今年马来西亚、新加坡还联合筹报联合国申报非遗)安济圣王被东南亚华人称为“阿公”祀拜。在民国十八年(1929),当时潮安县长,阮淑清心疼安济圣王出游的耗资巨大,下了一道命令,每次安济圣王出游,要收游神捐伍仟元,聊示,寓禁于征。但也无法制止,善信人人捐款。安济圣王被潮州人民尊为 “守护神”,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物流和人流,而是由于民众的心理作用,才渐渐衍变成一种无官方组织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精神信仰和现实融合,尤其是早期安济圣王庙会带动了商业的发展,而且地理位置与梅县接近,潮州盐商供应范围甚广,梅州是各县的转运点。传说中,这些都属安济圣王护运范围,相当一部分从事贩商活动,自然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出于平安、求财、避凶的各种需要,希望得到安济圣王神灵的庇护,所以无论是大兴土木、婚娶做生意,以及外出、过洋经商等,自然要祀拜大老爷(安济圣王)求签而为之。当然,也有不少商贾发迹,安济圣王形象渐而衍变为各行各业的善男信女的精神领袖,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从而安济圣王在潮汕及东南亚潮属华人,民心所向。为此,正本清源,继承和发展这一民俗文化,也能给人以和谐心境,共同维护安定团结,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祥和氛围,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笔者认为:安济圣王的文化特性,是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化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文化互相交融,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潮州人谢少苍引王侃神像入潮之缘由

潮州的安济圣王庙,也称青龙古庙,久负盛名的安济圣王--王侃将军,供奉在韩江堤畔的安济庙中。王侃将军是益州蜀郡(即今四川成都市)人,在三国时期,任蜀汉的永昌(今云南宝山市)府丞,由于反叛守城有功,被诸葛亮上奏户主,升为太守。其时当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王侃太守冒着自我牺牲的危险,毅然决定开仓,救济灾民,深受百姓爱戴,被当地百姓奉为神。

据传说,明初潮州人谢少苍,(明嘉靖举人),相传被朝廷派往云南永昌为官,到任不久,即逢大旱,田园失收,饿殍遍地。因永昌地处边陲,交通阻隔,如依常规,奏准朝廷后,再开仓赈济灾民,必定迁延时日,眼睁睁看着饥民活活饿死,于心不忍,故此少苍动了恻隐之心,一面上书禀报朝廷,一面毅然决定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因此地方百姓终于获救了。

谢少苍本身在为官时,也是爱民如子,故此回潮后,为潮州人民引进来了一位忠官神像,王侃公的香火越来越旺,淳化民风。使潮州人民更加爱戴,与潮州人民结下了神文化之缘。因此谢少苍之美名也在庙中官厅前供位参拜,流传久远。

三、安济圣王庙文化现象成为联结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及民俗文化符号

潮州人民对爱国爱民的忠官以及除暴安良的民族英雄人物,奉为神的祀拜,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促进社会和谐,如安济圣王之得名(传说是康熙皇帝敕封的),自引进入潮之后,神像安坐安济庙,(也称青龙古庙)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相传潮州安济圣王巡游,原由民间组织的七大神社发起,《计七大神社名称:府前社,镇台社(即百花台)注:该二社现为湘桥区,汕头社,(即汕头一社二社)(汕头市),安南社(越南潮人)组织,暹逻社(泰国潮人)组织,实叻社(新加坡潮人)组织,组织一年一度的游神赛会活动。一直沿袭下来,并由当地商会统一主持承办至解放。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中止庙会游神的一切活动。随着历史的变迁,民俗文化的发展,且潮州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的庙宇寺院、亭台楼阁齐全,潮州的青龙庙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亟待重现安济圣王庙会的正本清源,将进一步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也是落实国务院决定了的非物质文遗产的十六字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按潮州民俗节,对海内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相传都在正月廿四至廿七日为庙会期间巡游安济圣王。据资料记述:在民国期间,潮汕各地商家,每年借“营老爷”即游安济圣王之机,根据各行各业的特色产品,制作广告,随神队伍,游行宣传各自的产品。如潮州汪胜昌,制作大型鹦鹉雨伞,家私店制作旅店一座,店内桌椅妆台各样备。钟表店制作大时钟一座,用玻璃纸板合制,内装全副机芯,颇为美观,香烟店、绸缎店、药品店各以纸灯、布条制作,体现各行业的经营性质,各有特色,同时也调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每次游神,工、交、商业生意最佳;饮食店,爆满,游客应接不暇,旅店和游客增多,房租价格倍增,特别是运输,潮汕火车、护堤、安揭、安黄、安凤等车公司,以及韩江各轮船公司,旅客极为拥挤,加开班次,火车连货厢都坐满旅客,还无法解决,大部分游客行路进城。手车夫生意更是兴旺,各自有一笔好生意收入。

四、庙会重兴可使成为促进潮州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因素及民间动力

潮州安济圣王巡游庙会,也称潮人民俗节,在世界各国潮人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旧时潮人出洋谋生,必到圣王庙参拜安济圣王,保佑平安祈福。从而借民俗节契机,开展商贸活动,快速发展潮州经济。根据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在庙会(民俗节)期间,开展商贸推介会活动,创造商机,如陶瓷,传统手工技艺,木雕,民间美术,服装,抽纱刺绣等;文化界的民间音乐,曲艺、戏剧等等,打造潮州产品的知名度发扬古城文化。邀请海外各国及港、澳、台商家,参与商贸活动,多方寻找商机,加上潮州小食配套,吸引更多游客及商家参与其中。这样庙会既活跃民风民俗,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繁荣经济搞活市场。既弘扬潮州的传统文化,又有时代精神。更主要的是探索出一条新型又能适合市场规律经济模式的新型庙会活动路子。促进产业化生产,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环境,促进潮州经济快速全面发展。让广大民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开发、利用的意义与现代科学发展创新的精神文明结合起来,努力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呵护。

(作者系潮州安济圣王庙民俗文化研究会筹备组成员)

注:本稿件由潮州日报理论部张烈松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来源:潮汕风情网   责任编辑:林声荣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酒鬼

潮人旺天下(第十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大型文艺晚会)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