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蛛网迷宫小公园

     小公园有大小两指;小,指中山纪念亭的小广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园;而大,是指汕头市区最早的发祥地,方圆约两平方公里,沙汕头时期的海滨,在现在的外马路一带。西端就是现在小公园中心广场。由于梅溪河流人牛田洋三角洲的不断扩大,和南面海潮冲积沙脊的延伸,使得陆地不断向西南方向延伸。商业和民居建筑也自然随着向外扩展。后来的多个国家的驻汕头领事馆也纷纷沿外马路一带修建馆所。于是从小公园的中心广场向外辐射出多条街巷。由于西面有牛田洋,南面是汕头内海,街道几乎都是弯的,两头才能与两面海相通。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后,开始向商家筹款,修建公共道路。l921年修建的第一条路是福合路。接着就开始修筑永平路、永和路、永兴路和升平路,到1923年基本完成,最晚的永泰路在1930年完成。这就是后来为人称道的“四永一升平”,形成了蜘蛛网格局的经线,同时修通了连接经线的纬线,到1926年陆续完成了镇平、商平、同平、至平、安平、福平、海平、国平等路段。这时商业已经十分繁华。杉排路一带是韩江上游流送木材的终点集散地;靠近外马路一带专门供应洋货,类似广州的十三行;其它大多是食品、百货。各种时兴服装,也在这里领导市场新潮流。汕头的许多知名商贾多从这里起步,如现在澄海陈慈黉宅第的主人陈慈黉、著名的“万金油大工”胡文虎等。仅沟南村许氏家族,在水平街、升平街一带的商铺就有13间,宝号“桂利”,以经营油漆等建筑材料名扬巾外:许氏曾任汕头商会会长,后来给北伐军东征以很大的支持。许家生意由这里发展到广州高地街,扩展到河内、泰国,一直做到欧美。现任汕头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的许伟先生即是代表人物之一。
     小公园的建筑多与外同领  事馆和商业机构的建筑看齐,仿造欧洲式样,门窗附近多有装饰 花纹,许多至今保存完好,小公园一带建筑底楼几乎都是商家,  为吸引顾客,靠近马路一边底层 内缩一米,作为避雨的“骑楼”, 成为粤东城市一大特色。    
     l930年,在国乎路、安平路与升平路交叉的繁华地带辟出一个小广场,直径不到百米,修了个假山和喷水池,树立了“万福来朝”碑。l934年,改建成红柱绿瓦的八角亭,名“中山纪念亭”。从此,人们把这里叫小公园。至今仍然保持这种风格;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一带都称为小公园了。 这里街道由于蛛网密布,方向又不准,很容易迷路.商店家家相连,义热情好客,物美价廉:人们只顾及买东西了,哪里还记得路,何况还有许多著名小吃,令人流连忘返。于是就成为汕头一“奇”:小公同迷宫出不来。钻进去,别有一番天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故事剧:二瓮银(第三集)

潮汕故事剧:变色龙(第三集)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