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又称为雨遮,是遮雨遮阳的日常生活用具。南方多雨,晴天又常常骄阳似火,在
潮汕已逝去的岁月里,像契珂夫小说《套中人》主人公那样的出门携雨伞者确实很常见。无论是上世纪50~60年代以前使用的油纸竹骨伞还是后来的布质铁骨伞,再后的尼龙布缩骨伞,一不小心都容易损坏。按潮汕人俭朴的生活作风,可以修复的日用器具都是要修复的,于是就有了补雨伞的行业。
在
汕头市,从事补雨伞这行业的人,大多来自
揭阳县的曲溪、炮台以及潮阳关埠等地。补雨伞工一般挑着一副筐子担,一头筐子放着等待出售的二手半新雨伞和收购来的旧伞、坏伞;另一只筐子则装着修伞工具和其它家什。
在上世纪80~90年代之前,补雨伞师傅或者游街串巷吆喝“补雨伞、补雨遮”。或者聚集在福合埕与国平路之间的“雨伞街”,等待市民送坏伞前来修理。他们既迎合居家的需要又收费合理,市民普遍对之有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