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薛侃浚辟中离溪

    在潮安县金石镇塔下村境内的桑浦山宗山书院前,有一条蜿蜒绵长的人工小运河,人们称它为中离溪。开辟此溪者是明嘉靖年间进士、官居行人正司的薛侃。《海阳县志》中载:“中离溪在城西南东莆都莆山前,距城三十五里,源出桑浦宗山书院遗址右,旧分两溪,东曰东溪,西曰西溪,二水弗通,明嘉靖间邑绅薛中离疏为一,因名中离溪”。
    薛侃(1486―1546),字尚谦,号中离子,明代揭阳龙溪凤里(今潮安庵埠薛陇)人。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嘉靖元年(1522)官授行人正司。嘉靖三年,其母病故。薛侃接到讣告,哀痛昏倒,尔后,便结庐中离山,与士子讲学不辍。薛侃体察民情,深悉水运不通,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不便。他经过了一番实地调查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之后,随倡议开掘溪渠,疏通东西两溪,并且“以告府主王南湖”,利用冬春水涸有利施工的天时地利,“命经卫涂竹泉董其事”,“乡荐士林孚中公协相以成”,于明嘉靖七年(1528)正月廿四兴工。“动七都之众,尽数月之勤”,完成了这一段十里长的人工河道,沟通了从龙溪至枫口两条溪流。因此,当地老百姓将此新开辟的庞大水系称之为“小运河”。
    开辟此“小运河”,薛侃有他的初衷。因为当时交通条件差,主要靠舟船水运,而这里却是“为渠为地旱则涸而涝则溢,农人弗便,其地产桔柚诸果,贩鬻悉任肩挑,贾人弗便,一瓦一木动需陆运,居者弗便。舟楫往来必由海而后达……行者弗便”。在桑浦山筑室讲学的薛侃,耳闻目睹,深知农田旱涝之患,百姓运输之艰难。于是,下了决心,愿为当地民众分忧,开溪造福一方。
    此溪一通,沿途两岸的老百姓得益匪浅!他们感恩戴德,遂以薛侃的号命名,将此溪称为中离溪。有关中离溪的开辟经过及其受益情况,有桑浦山摩崖石刻的“薛侃开溪记”为之佐证,还有前人游览之后留下的石刻题诗,歌颂薛侃开溪造福乡村的功绩:“二水距东西,当中恨隔离。沟通有薛子,终古姓名题”。
    摩崖石刻在潮安县金石镇塔下村中离溪畔,楷书阴刻,每字约10×12厘米,字迹至今清晰可诵:“此溪一通,农者利灌,商者利贩,居者利运,行者利舟楫,盖乡愿也。予相其可就,以告府主王南湖,曰:“然。命经卫涂竹泉董其事,夙夜劳瘁,而乡荐士林孚中公协相以成。噫,是举天应异情,地应异物,动七都之众,尽数月之勤,良亦难矣。后之人其嗣浚之,庶此溪之利永也。”石刻末尾署上“明嘉靖七年春三月暨望。中离子薛侃识”。据《海阳县志・金石略》记载:“薛中离开溪记……在桑浦山麓宗山书院右,碑石已佚,惟中离溪坊存,兹从张志补录”。摩崖石刻的开溪记,还不是原来的开溪记;原来的开溪记应是碑石的开溪记。在摩崖石刻前,原有一座石亭,名曰中离亭,可惜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塌毁,不留痕迹。
    中离溪曾因“年久半塞,民思载浚”,由明代司谏臣林熙春采用募捐经费的办法,修竣浅段达“二千九百余丈”。因此,在“薛侃开溪记”石刻右边数十步处有一石亭,亭内竖立着林熙春于万历年间所立的《嗣浚中离溪记》。碑文记载着当年嗣浚中离溪的原因及经过。
    现在,中离溪河道上的船只已不见了。但是,中离溪仍然有益于农田的排水与灌溉,薛侃开辟中离溪的事迹,直到今天仍然广为流传,成为历史佳话。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语励志剧:情暖万人乐(第一集)

潮人旺天下(第十七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大型文艺晚会)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