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林大钦到某地过渡,艄公出了上联要他对:
南船载西瓜,逢东风打来北港
他一时苦思无计,忽听岸上有个农妇对一个姑娘说:“夏莲,你拿个舂篓来,盛些冬蟹去秋溪送阿姑。”他这才了了灵感,对了下联:
舂篓装冬蟹,命夏莲送去秋溪
他在银湖教书时,有一天,书斋门口来了一摊打铁的,打铁噪音影响了教学。他请打铁师傅搬到别处去,其中一个老师傅说:“我拿出一对对联让你对,你对得妙,我们便搬走;先生若对不来,那就……哼哼!”他同意了,老师傅便即景指着院后的花草说:
银湖后院虎耳草
林大钦对着说:
金石宫前龙眼花
他早上路过金石宫前来银湖,看到处龙眼树开花,所以就用此上了,而且“金”胜“银”,“前”胜“后”,“龙”胜“虎”,“花”胜“草“。他取胜了,老师傅还不甘心,又出上联:
锤是铁,砧是铁,铁钳挟铁铁打铁
他思索了一下,便对下去:
目观书,耳听书,书斋教书书传书
这样一来,打铁师傅就只好把摊子搬走了。
后来,林大钦在附近的西林村任教。村中员外孙天叙寿旦时,有个乞丐老向他要饭,他对乞丐说:”待我写对对联。让你拿去献给员外,定有赏赐。”说后就取下红纸写着: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堂
这对对联竟成为后世的迎春佳联。经久流传,至今还是广为抄贴。
孙员外一见林大钦贺联,当然格外喜欢,除给乞丐赏钱赠食外,还要请林大钦来赴寿筵。孙员外的大二女婿翁万达、陈乙松。都认为林大钦天生傲骨,不肯轻易被请,翁万达说:“请将不如激将。”他立刻写了一首诗,差人送给林大钦。
林大钦展开一看,只见诗中写着:
割尽牛头肉
借刀杀猪烹
传书人不见
一语寄丹青
他知道这是一则字谜,谜底是“午刻专请”。不去又怕人才笑他鲁钝,连这简单的字谜也猜不出,于是,便于午时正刻抵达到家。
孙员外见他少年英俊,才学超群,又是为人师表,便请他坐上首位,反让早已进士及第的瓮万达退居次位,翁万达心中不服气,即使于他作对:
眼曾(睛)子,鼻孔子,曾子反居孔子上
林大钦不甘示弱,即贴出下联来:
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及后生长
翁万达被将了一军,再出对子进击:
西林树高,鸟小毛稀,欲飞腾还难展翼
林大钦紧接着吟下:
东涧水浅,龙长角现,未得志暂且牺身
翁万达连打败仗,一时无话可说,忽见林大钦蹲着做对后,仍用那姿势恫私常愠耸菩畔盒非胨⑺婵谒担
叉手蟹,鞠躬虾,专敬林先生弟
林大钦有意摆动着他原来的姿态说:
献爪龙,展翅凤。特朝朱天子爷
如此一来一往,使翁万达既输了又服了,真是不打不相识。一经交锋便成知己。他愿作冰人从中做伐,把第三小姨匹配林大钦,三小姨见林大钦才华横溢,造就不胜欣喜了。
后来,翁万达当兵部尚书,陈乙松当工部侍郎,林大钦状元及第。孙员外的三个千金都有显贵,便被人颂为“三女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