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轻寒飞燕影•李照东花鸟作品展侧记




家李照东(左三)向嘉宾介绍展览

偌大的展厅,清一色的宣纸上面布满了各式各样的鸟儿,这些鸟儿或展翅高飞,或在枝头凝望,走进展厅仿佛走进了鸟儿的天堂。2月12日,由中国画学会主办,李照东艺术研究室协办,德安里美术馆和定合艺术空间承办的“轻寒飞燕影・李照东花鸟作品展”在广东普宁市梅塘定合艺术空间展馆进行。

展馆内的观众时而驻足凝视,时而指着墙上的作品互相交谈,时而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在一幅名为《春风和煦》的作品前,人们越聚越多,画面上各种鸟儿在树木上环绕飞翔,既意趣盈然又雅逸脱俗。

李照东1954年生于汕头,从小在父亲教导下写字,被誉为“神童”,还拍了电影,潮中耆宿佃介眉先生有赠诗并赞曰:“少年能踵晋唐风韵,王铎后未可复见”。




展览现场

“余性喜生悦命。知阳和之布气,动植齐光,依依有杨柳之容,灼灼有桃花之鲜。严冬有苍苍之松,轻寒有飞花之影……。吾又嗜画。画有工者意者,有勾勒者没骨者。吾欲以无相法门齐其法,率性而为,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余视画又如治禅。禅门有顿渐二事。学而思(微博),思而钝,忽有所悟入;欲了达不离于渐修。人皆知觉岸中灵犀喷决,腕底有鬼神,痴途中前衍未尽,后歹已来,扬长避短乃修习路子权宜之计,恶乎恶止于善,乃匡正固本之止观也。……”画展前言在向观众解释着他画画的故事和艺术追求。这次展览共展出李照东近二年来创作的作品近百件,古典的温润,强劲,恬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注重通过自己的亲历观察、写生,用以贯通传统笔墨运用规律与客观写实的转换关系,以营造出浑厚华滋的境界。得益于他的书法根基扎实,对古人笔法深有会心,和当下许多人信笔为体的“画家字”不同,不仅点划使转合于古法,规范地道,而且精蕴开合,气概成章,大家气象。

中国写意花鸟画,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托物寄情、寓兴表现的写意性,笔墨运用的书写性,空白背景虚实相生的空间灵动性,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综合性为特征的传统风格,使之独树一帜于世界画坛之上。和传统花鸟画相比较,李照东的作品有很多创新的元素在里面。“李照东的作品展为什么和我们以前看到的花鸟画不一样呢?”“他的作品看上去是用水墨画的,但强调了书法入画,融诗意诗境于画景,突出抒情的写意性。”两位年轻人对于作品的讨论吸引了我的目光。面对观众的疑问,李照东这样解释,“中国画传统是讲究阴阳的,是以笔墨的当代形态关系置换事物的本质形象,乐趣在于以何种笔墨结构转换。我们这一代学习绘画,是从学素描,画光影,画立体空间开始的,但是在学中国画时发现这些东西有时候窒息想象力。因为我们的惯性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太强,会压制自身的性情。”




轻寒飞燕影・李照东花鸟作品展侧记

春风和煦




空山新雨后

展览也吸引了不少专业人士。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协理论艺委会秘书长孙克看完展览评价道,与其说是审美形式的媒介,不如说是视觉意图的载体。于是,他的作品,游离了我们概念中的花鸟画,呈现某种异样的图像经验,“书写性”很强,而且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有很厚实的古文功底,读书涉猎面宽,写一手很好的古典散文。他研究古典哲学,尤其倾心佛学,研读佛典,用功甚多,运用其逻辑思维方法于艺术与大自然的离合关系,多有清旷脱俗、入木三分的见地,十分难得。




香芬A以穹隆




云想衣裳花想容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导师郎绍君表示,李照东的花鸟画,介于大写、小写之间,可以见出八大及近代金石派的影响,笔势飞动而能沉厚,有时不修边幅,纵意为之,似有一股狂放不羁之气游移其中,反映现代诗意,更新了花鸟画的“感知性”。(黄伟哲)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偶遇+请假

潮汕搞笑短剧:送上门的美女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