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俗中,种植花卉是有一些讲究的。如“红花”(石榴树枝叶)及“抹草”(或称仙草)是表示吉祥的植物,驱邪避凶的植物有艾叶(端午节挂于门上藏于身间的驱邪避凶的植物)、榕树枝叶、竹枝叶、“花旺”(一种如锏形而长尖的植物)、山青麻(野生草)。
每年年关大扫除的竹芋,要扎上一束干稻草并夹上数枝绿榕树叶和绿竹叶以驱邪;在门楣上挂以镜子、扇子加上一枝“花旺”、榕树叶和竹叶以抗邪抗凶。
在庭院种植的花卉中,人们多种盆栽“花旺”以避凶邪;屋前屋后喜种“大头榕”和“小竹”,因榕在潮语中谐音“成”,榕树说为“成树”,榕树的寿命很长,一般能生长一千几百年,覆荫面很宽,百几十平方米,是农村中多处种植的大型植物。
竹的潮音同“德”,而与中原话的“足”也谐音。竹即与德行的德、富足的足同音,又为历代文人所歌颂,且长态亭亭玉立,就更为人们所喜爱。
城市盆栽“大头榕”者很多,均取义于“成”,寓做事成功、事业成功、婚事成功等吉利含义。而竹则选葫芦竹或小石竹等盆栽,也是既为观赏,又有富足的吉利含义。在住宅地栽种植物,人们讲究“前榕后竹”,即院前种榕、院后种竹,有“前成后足”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