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禁忌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一方面表现为对语言灵物的崇拜,另一方面表现为某些语言在特殊场合下的禁用和代用。春节是最重要、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是男人老少皆欢天喜地的日子,因此,人人必须为春节营造浓烈的节庆气氛,这里面包括积极的行为――贴对联、挂红灯笼、放鞭炮、说“新年好”、“恭喜发财”等吉利的话……也包括禁止一些有冲犯喜庆的行为、语言等。
(一)忌说不吉利、不喜庆的用语
1.忌说“碎”、“破”、“死”、“扫”、“倒”、“衰”、“鬼”、“病”等“无头彩”、不喜庆的字,也忌说“死父”、“致病”、“大病”、“全家死绝”等秽语恶言。倘在年节中说了不该说的禁忌用语,就会一年倒运。而儿童天性口无遮拦,极为容易犯禁触忌,所以,传统年节期间,尤其是除夕夜中,一直有让孩子少说话的习俗流行。
2.忌打破碗碟。过年若打破碗碟,甚为不吉利。遇上小孩打破碗碟,要马上说“无禁忌,勿过是”,或“缶破嘴,大富贵”的吉利话。
(二)忌言有病否
1.年节中,尤其是春节,忌夸赞“这奴仔身体不错,从无病过”,否则小孩可能近期会得病。
2.忌夸赞老人身体好,夸赞了就可能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