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

潮人酬神游神风俗




    潮人岁末“酬神”和年初“游神”,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的民间俗文化活动。潮汕有一句俗话:“游神正二月。”“潮汕民间过年赛会文化活动”是潮汕神文化活动最有特色者,也是潮汕文化的集大成。换句话说,潮汕文化离不开游神赛会,游神赛会是潮汕文化的根。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一民间开始“谢神”,就是酬谢神对人间“恩情”的“感恩”。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二十四日。腊月二十四这个“年关”至正、二月,潮汕乡村各乡各里先后进行着各种“游神赛会”活动。所谓游神赛会,实际就是潮汕各乡各里的民间狂欢节。腊月下旬至正、二月,各乡村择吉日(或固定时间)游神赛会。所游的神,既有城廊供奉的神,也有本地造出来并供奉在乡里四个门头的神,总之都属儒释道诸神。如“三山国王”、“妈祖”、“关爷”、“注生娘”、“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龙尾爷”、“城隍老爷”等。
    
       潮汕的游神赛会,有的只有赛会,有的是游神、赛会兼而有之;有的只是祈福活动,有的是度厄、驱邪和祈福、招财兼而有之。揭阳榕城有“城隍老爷出巡”、正月十一至十五日“行彩桥、摸虎狮”、乔林村烟花火龙、火凤、榕江迎春花船、提灯跳火堆,正月十三日炮台新寨村、石牌村的“做灯酒”,澄海冠山正月十七日至十九日“敬娘妈、关公赛大猪传统盛会”,达濠东湖乡的“赛桌”,潮阳谷饶“祭将军宴”,澄海盐灶农历正月二十一、二十二日“揖老爷”、二月十四日樟林“游火神”、隆都的“碌筒”、店市的“听古请丁”、正月十九日南砂“游灯”、西门港口村的“荡秋千”、二月潮阳县贵屿“彩街路棚”等,都属这一类。

    潮汕民间的游神活动,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请老爷。由乡里主事的长者,穿上盛装(红色唐装),锣鼓伴导,把老爷的神像从神庙中请出来,巡游经过的各家各户,都摆上神案、供品,鞭炮迎候,老爷神轿经过时,祭拜并燃放鞭炮。接着是把老爷送到“巡宫”(祠堂)供奉。巡宫中摆着供品、古董、字画,布置盆景或园林小景。“巡宫”对面搭戏台,日夜演戏,供“老爷”和乡民观赏、作乐。经过祭拜后,乡民把供品收起。最后是把老爷重新请上轿,绕乡村各巷路巡游。这次巡游,有“文游”也有“武游”。“文游”是在“巡宫”举行祭拜仪式后,把老爷请上金膝木雕做成的金壁辉煌的“文轿”,由选定的年轻力壮的青年抬的着,前导抬着“××老爷出巡”、“肃静”、“避”等匾额,犹如古代官员出巡。有的地方还由年轻力壮的村民挑起缠绕成硕果形状的红彤彤的鞭炮担子,点燃后挑着在老爷轿前疾跑,接着有仪仗乐队伴导,俗称游锣鼓,巡游乡里的大街小巷,再绕乡里边界游行一圈,再回到神庙(巡宫)。“武游”是在祭拜仪式过后,把老爷请上“武轿”,并用红丝绸布将神像固定在神轿上,巡游时,抬轿者要用双手撑起,疾跑狂奔,跑完村子的巷子,又跑出田洋,并巡行村界,再回到神庙。有的乡村游神,既有“文游”也有“武游”,有的只有“文游”没有“武游”,有的只有“武游”没有“文游”。

    潮汕民间过年赛会文化活动展示了中华民间传统文化。潮汕各乡各里的游神赛会活动,洋洋洒洒,场面热烈,活动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潮汕民间过年赛会文化活动是祭品美食文化集中展示的载体。据本人拙作《潮俗丛谈》一书初步统计,潮汕岁时节日专门制作的祭品有:寿桃、桃@、芋丝酥、荷兰薯@、蕃薯丝酥、花生面酥、红萝卜丝酥、汤圆、甜@、粽球、碱水粽、酵@、碗酵@、甜面包、肉包、“梭罗包”、“桥排@”、粟穗@、“五身人仔”、“尖担”、“五@五宴”、“豆目塔”、“篓@”、“三角楼@”、“石榴@”、月饼、腐乳饼、油@、酥饺、糕仔、“狗粪团”、豆枋、菜@、豆目@、糯米糍、乒乓@、鼠壳@、萝卜糕、香腐、腐枝、面条、@仔等。揭阳县棉城镇湖东村正月十一日有游妈娘、“摆雅@”的习俗。这时,乡里游神,各家各户做各种各样的@品,有红的,有白的,并在@的表面上加工各种饰品、图案,作为祭拜供品。在过去一年中有生男孩、娶媳妇的人家,俗称“福首”,必需掏多点钱,为乡里的游神多做点贡献,“雅@”也自然会更出众。潮汕有一句俗话,把那些只会做表面文章的人叫做“做雅@”,指的就是在“摆雅@”过程中,只重视做@的表面装饰,而忽视做@馅的文章。

    潮汕拜神供品实际上涉及的不止是小食,还有其他很多种食品,以至整桌筵席。潮汕民间的拜神供品美食,是人们在长期祭拜神明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色样达几十种之多。随着时代的变迁,潮汕供品美食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有的经过名师研制,已演变、制作成为多种潮汕名美食,由敬神供品变为供人享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潮汕美食文化。由此可见,现有的潮汕美食,与潮汕民间傩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潮汕民间过年赛会文化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盛会。在岁时节日、游神赛会中,人民群众为营造节日氛围,增添欢乐气氛,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

    拿出拿手把戏,展示绝活。有的乡村,还将家藏的玉石、字画、古董、盆景、手工艺品摆出来,供人欣赏,俗称“摆古董”、“摆景”。四乡六里的人都会来看热闹,带来他们的心爱之物进行展示、交流。所以,旧时潮汕民间过节或游神,又是一个集中展示民间艺术的文化竞赛盛会。换句话说,潮汕的民间工艺美术,不少与潮汕民间的岁时节日、游神赛会相关联。

    潮汕民间舞蹈,如英歌舞、车鼓舞、骆驼舞、蜈蚣舞、麒麟舞、鳄鱼舞、白马舞、孔雀舞、鳌鱼舞、双鹅舞、舞鲤鱼、舞九鳄、布马舞、舞狮、舞龙、耍竹龙等,都是游神赛会时的把戏。

    庙堂音乐、潮乐、潮剧、木偶戏等等,都会在时年八节中展演。每年正月至二月,各乡各里游神赛会的标旗队,有潮剧戏出人物,有潮乐队,有潮汕锣鼓队,还有茶担。标旗队中穿袍的乡里老大、着唐装的童佬,洋洋大观。晚间,在老爷宫前的戏台上演潮剧,做木偶戏,热闹非凡。有的乡村游神锣鼓队光锣就有36面,有的乡村游神后,连续演大戏一个半月。

    潮汕民间过年赛会文化活动是各家各户生产、生活、技艺的大比拼。在游神赛会活动中,各家各户总是把自家最拿手的把戏亮出来,那家的猪、羊养得又大又胖,那家的剪纸剪得又雅又细,那家的绣花绣得亦精亦美。这些,都在比赛。比赢了,人们就称赞那家的媳妇贤惠。所以,年终的游神赛会,实际上也是潮汕姿娘手工技艺和各家各户生产、生活的大比试。精、美、细,成为了潮汕姿娘家事活的最高境界,“粗细样样会”(也就是既会做家务活,又会做手工活),成为潮汕姿娘贤惠的标准。在各乡各里、各家各户的大展示、大评比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农副业生产、烹饪技艺和民间艺术的发育和发展。“潮汕姿娘会做花”、“潮汕姿娘会理家”、“潮人种田如绣花”,早已声名在外。

    潮汕民间过年赛会文化活动沉积着大量古代文化信息。潮汕是古代中原移民的聚居地,潮人除操着保留大量古音的汕头方言外,因其“省尾国角”的封闭性和远离政治中心而沉积了大量的古代文化信息,这其中既有古时中原的文化信息,又有早期的潮汕本土土著民族的文化信息,也有中原移民到潮汕后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文化信息,还有中西交汇撞碰的文化信息,虽历经政治冲击和战乱、动乱,均没被冲击掉。潮汕民间过年赛会文化活动,是古代文化信息的集大成者。

    据记载,早在黄帝时就有“百兽率舞”的活动。其实,上述说到的民间舞蹈,不正是我国黄帝、炎帝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部落的“百兽”舞吗!另外,如舞鳄、舞鳌鱼,是潮汕先民向大海要食物、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见证。据史料记载,陈尧佐(963-1044年,系北宋宰相)于宋咸平二年(999年),以开封府推官转任潮州通判二年。在潮期间,他修孔庙,建韩吏部祠,率州民之秀者就学。时鳄鱼肆虐,张氏子为所吃,尧佐命吏往捕,以百夫曳之出,烹诸市,作《戳鳄鱼文》。潮人舞鳄鱼的大型场面,不正是当年“百夫曳鳄”情景的再现吗?

    又如蜈蚣舞,也印证了早年揭岭之阳为“南蛮”荒芜之地,野兽、害虫等横行,潮人与为害人民的野兽作顽强斗争的事实。

   潮汕民间过年赛会文化活动是有一定的精神价值。从文化层面分析,这些民间俗文化活动的精神价值在于:

    1.共庆欢乐,促进和谐。各乡各里集中举行形形式式赛会活动,共度喜庆节日,共庆丰收喜悦,共享盛世欢欣,促进了邻里的和谐。乡村的庄稼人、下海捕鱼的渔民、盐埕上晒盐的盐民,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365日,天天如此。一年的喜怒哀乐,只有在年关过后,过年、元宵、正二月游神这个时候进行体现和宣泄。那家做好事,生男孩子、娶媳妇,那家丰收发了财,那家的姿娘仔生得漂亮,那家的男孩子又壮又帅,那家的新年需要什么新的期待,大家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得到展示、体现和宣泄。平时喜欢牵弦唱曲的,游神锣鼓队中大显身手;谁家的姿娘仔倩丽,他们就会出现在标旗队中并随锣乐的节奏左右扭动,以吸引乡人的目光;谁家的男孩子壮帅,他们也会戴着黑眼镜、扛着大标旗,走在标旗队前头;谁家的壮汉力气大,他们也会在“揖老爷”等擂台活动中做出不凡之举;谁家丰收、大赚,他们也会在祭老爷的祭品中亮出大猪、大羊、大鹅,向神、向世人展示。2008年潮阳谷饶“祭将军宴”标得头桌的是一家改革开放后发了财的老板,他的祭宴上摆上了“冬虫草”、“燕窝”、“鱼翅”、“鲍鱼”、洋酒等,价值几百万元,成为潮汕历史上最高贵的祭品宴席。

    2.共赴盛会,形成乡土认同。乡里举行赛会活动时,外出的人士总被邀请回来,无论做多大官的官员或是拥有多少财富的富商,回到家乡,大家都是乡亲,亲如一家。这种大团聚、大联欢活动,促进了强力的地方认同和归属感。正月初九日,是潮安县卧石乡游神的日子,村里的人在村头搭起了祭坛和敞棚。然后,把乡里四个门头中的几尊老爷像分别抬到这些棚子里。初十这一天,全乡家家户户在坛前摆开五牲等祭品,焚香烧烛,火化元宝,虔诚膜拜。到了十一日,乡里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把这些神像送回庙中。这一次就不是恭恭敬敬地用轿子抬回,而是把神像扛在肩上,大家相互追赶,让神像相互碰撞。这时,全体乡民都参与进来,无论官民、尊卑,老少、妇孺,个个动手动口,成为一个欢乐的海洋,有的游了一会后,还把神像集中在宽阔的晒谷场上,轮流抱起神像摔打,叫做“舂老爷”。等到节日过后,才请来工匠重新修补。所以,那些神o们在享受祭品后必须承受无限的苦楚。所以,潮汕地区就流行了一句俗话,叫“卧石老爷,愈食愈惊”了。本来,游神是要悦神,却引来了一场摔打!这种独特的做法,独特的体验,只有在自己的乡土才能体悟到。因此,这个村的乡民,无论离开乡里多久,走多远,都在这个时候争取回来与乡人共享欢乐,一个无形的乡土认同自然而然地产生和传承下来。

    3.共祈福祥,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潮汕乡村的游神赛会,实际上是一种送旧年、迎新年、祈福迎祥活动,它给乡民带来了迎接新年新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潮汕地区闹元宵直到现在还流行着一种奇特的习俗叫“行桥度厄”。这种习俗,在明代时就已流行。现在,揭阳榕城、普宁洪阳还保留着。榕城有石狮桥、洪阳有太平桥,桥上摆设有石狮子。揭阳榕城北蚴ㄇ沤ㄓ诿鞒苫辏1470年),桥宽7米,长16米,是榕城行彩桥的中心桥。元宵节前,桥上张灯结彩,人们争相行头桥度厄迎祥。正月十一日行头桥,城内市民和市郊乡民争相赶来,行石狮桥者达10万人。行桥时要摸石狮子,并不能回头,回头被认为不吉。读书的小孩摸石狮鼻,“摸狮鼻,会写字”;未婚的小伙摸狮肚,“摸狮肚,娶雅嬷;”怀孕的妇女摸狮耳,“摸狮耳,生阿弟”。各有各的祈求,各有各的安慰;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收获。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微信帐号:hlcsw_cc

    大名:    提醒: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评论正在加载中...

相关内容

最新潮汕影视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随机推荐潮汕影视

潮汕搞笑短剧:买汽车

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
华龙潮汕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4